2)第354章 县尊,你该大婚了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以及书院小学院普及后,孩子们的识字率上升了。

  可是这远远没有达到李朝生的期望,李朝生的期望是要让新一代的孩子不在有文盲,最起码让文盲率更低一些。

  对此李朝生愿意多花点钱,不过这件事在实施之前有两伙人找过李朝生,一伙是财政部的人,这些家伙告诉李朝生,李朝生愿望是美好的,可是想要做到却太难了,第一建学校需要钱,而且不是一笔小数目。

  然后学校建完了并不算完,还有老师要开工资,平时一些学校相关的维护费,都不在小数目,这对蓝田的财政是极大的考验。

  蓝田现在百废待兴,民生,军队,科研,什么不需要钱,几乎每一分钱都是有数的,因此财政部不太愿意在教育上下更多的钱了,他们想只要保证蓝田学院提供高端人才供蓝田使用就行了,让那么多人认字做什么。

  结果李朝生没听,还是让财政部挤出了一些钱给教育,给基础教育。

  第二个找李朝生的是李朝生的大政委杨书白,杨书白平时存在感不高,不过他的作用却不小,他一直抓的是蓝田的思想工作,军队的思想,民兵的思想,百姓的思想变化,他都在替李朝生把关,他是李朝生最坚定的支持者。

  不过当李朝生要搞这个基础教育的时候,杨书白找到了李朝生,他向李朝生阐述了一个观点,人读书越多,越不听话,越不好管教,故《论语.泰伯》里有一句话叫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李朝生听明白了,这就是老统治阶层的一贯做法,愚民政策,目的很简单就是巩固他们的统治阶级,为此他们甚至不惜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

  前文提到过,乾隆时期,乾隆不是真的昏庸腐朽,不知道西方列强的洋枪火炮厉害,而之所以不接受西方洋枪火炮,是因为他怕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先进的思想,到时候他的政权可就不稳定了,为了稳定,他不惜严格的闭关锁国,严防死守,不让西方的东西以及思想进来。

  这才导致了西方列强用大炮洋枪打开了清朝的国门,让华夏陷入了那屈辱的一百年。

  所以李朝生从来不想进行什么愚民政策,李朝生要做的是教育所有蓝田的孩子,让他们明白事理,而不是像大明百姓过得这般浑浑噩噩。

  人都说大明士大夫不知道国家概念,那百姓又怎么可能知道,朱元璋当初实行分封诸王,开历史的倒车,实行家天下的政策,就等于告诉天下,这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跟伱们平头百姓有啥关系。

  守土保家,那是老朱家子孙的义务,跟百姓关系不大,其实老朱这思想也对,毕竟那时候得到最大利益的就是他老朱家,他老朱家不出死力怎么可以。

  但是也开了一个坏头,让百姓感觉这天下是人皇帝的,跟我们有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