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8章 大佬降临棘阳城(为两位盟主大佬的_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小方村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程度贡献的人。

  都能够凭借他们各自所做出的贡献,在秦羽这里兑换一份筑基散。

  秦羽在逢纪和娄圭两人的帮助之下,在详细询问了小方村中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的经验之后。

  最终糅合了种种基础条件,做出了一份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标准,也就是俗称的——KPI。

  目前这个标准虽然还显得比较简陋,也没有将所有的行业全都容纳进去。

  但这也是因为小方村目前的发展还没有真正的走上正轨。

  人口基数太少。

  加上这人口基数之中文盲的比例太高,极大的限制了人口基数的有用性。

  面对这种事情。

  秦羽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能一边大力的发展造纸业,一边命人编纂出最基本的课本来,给他治下的这些人来普及基础教育。

  这种编纂课本的事情秦羽并没有直接交给逢纪和娄圭。

  一个是暂时用不到他们两人这样的高等文化教育的水平。

  另外一个就是他也会怕自己的这种做法强行安排到逢纪和娄圭的身上,可能会让他们两人感觉不舒服。

  再怎么说,逢纪和娄圭都是出身世家的人。

  秦羽现在这样的做法说的好听一点,是在开化民智。

  但要是站在世家的角度上,那基本上就算是在挖他们的墙角跟。

  随着民智被开化的程度越高,普遍性越强之后,世家对于知识的垄断就会越来越难。

  不过也不是说在这之前就没有人做过开化民智的事情。

  也不是说,所有有学问的人,全都是敝帚自珍,只会将自己的学问传授给那些特定的世家子弟。

  其实说穿了,限制知识传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传播成本。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断不可能将精力浪费在教人读书写字上。

  作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所想的自然就是要怎么才能将自己的学问传播下去。

  自然而然的,在挑选弟子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门槛。

  穷苦人家连自己吃饱饭都有问题,哪里还来的精力去找人给自己的孩子说文解字?

  再加上竹简本身的价格就不便宜。

  且还比较笨重。

  单位空间内,所能够承载的知识量也非常有限。

  若非是巨富之家,哪里能承受的起那么多竹简的收藏?

  恐怕一整个屋子的竹简上记录的学问,若是将其统计归纳到纸张上面,编纂成书。

  也就是那么一两本书。

  这两者之间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一旦秦羽造出来的纸能够大量进入市场。

  取代之前的竹简,这就将会为之后的知识传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不过逢纪和娄圭两人哪里会看不明白秦羽的心思。

  察觉到秦羽对他们两人可能有些误会之后。

  两人便寻了一日,与秦羽彻夜深谈了一番。

  那次之后,秦羽才明白过来。

  原来真正片面的还是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