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22章 星岛现状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外来威胁,即便没有公开撕破脸皮,但暗自提防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自然也不会有船跑到星岛来停靠。

  真正可能将这里作为转口贸易港的外国商船,在现阶段不会很多,基本上都是来自大明和印度洋海域的国家,短期很难发展到海南岛或是大明沿海贸易港的规模。而且本地现有的人口规模和需求,也注定星岛现阶段的发展方向不可能是贸易港这样的定位。首先进行农业开发,设法养活现有的常住人口,尽可能在除军备之外的物资供应方面做到自给自足,这才是星岛近期比较实际的发展目标。

  但截止目前,谭举任对星岛的了解更多是来自于纸面资料,实际的接触也仅限于今天登岸后走马观花地看了几眼而已,这种程度还远远不足以用来规划长期发展。谭举任自己也很明确这一点,所以他没有急于去细想太长远的东西,该怎么履职,还是等到对本地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再说。

  翌日,罗杰便亲自现身,带着谭举任考察星岛的现状。而这个考察行程,又再次回到了谭举任昨日上岸的地方,毕竟这里是个临海殖民地,港口对此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地方在我们之前那个时空叫做吉宝港,是新加坡南端最重要的港口。南边这一小一大两个岛,原来的名字叫布拉尼岛和圣淘沙岛,不过现在这两个岛都划给了海军使用,暂时还没有命名。”罗杰顿了顿,不无骄傲地说道:“按照执委会对新地名的命名原则,我们可以申请以自己的名字来命令这两个岛。”

  谭举任道:“按照大明的命名,这地方不是应该叫做淡马锡吗?”

  “淡马锡是指整个星岛这地方,但小的附属岛屿还是可以自行命名,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好机会!”罗杰说到此处,朝谭举任挤了挤眼睛道:“举任岛,举人岛,也算是个不错的彩头!”

  谭举任哭笑不得道:“这里的人又不会去考大明的科举,叫举人岛有什么彩头可讲!”

  淡马锡这个地名,是从明朝才开始叫起,不过早在十四世纪初,元朝就曾派人到一个叫做“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汪大渊《岛夷志略》里对“龙牙门”的描述是“门以淡马锡番两扇,相交若龙牙状,中有水道以间之”,其实这龙牙就是指星港西侧航道出入口一块可供航海者辨识方位的大尖石。

  而这本元代人所著的《岛夷志略》到了明代也备受关注,曾被编入《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就连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这本书也是船队的参考资料之一。

  “郑和的船队当年就在这个地方停靠过,我们在这里还找到了船队当时遗留下来的一些生活用具和埋在高地的石碑。”罗杰不无炫耀地继续向谭举任介绍本地的人文历史:“两百年前这地方也曾经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