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蒙古异动,崇祯的决心(第一更…_重生明朝做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阁老、阎鸣泰和温体仁给朕叫过来。”

  “是!”

  当崇祯回乾清宫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收拾好,亲王们也早就灰头土脸离去了。

  《中华图志》铺开在地上,崇祯坐在地图上,盯着辽东和蒙古草原的地方看。

  “皇爷,都来了,在外面听宣。”

  “都进来。”

  不多时,孙承宗、阎鸣泰和温体仁都进来了。

  内阁首辅、辽东督师孙承宗,兵部尚书阎鸣泰,礼部尚书温体仁,晚上同时被宣召入宫。

  这三个人在皇宫门口遇到了,就知道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因为管军事和外交的都过来了。

  “臣参见陛下。”三人同时行礼,扫了一眼地上的地图,立刻心下了然。

  眼下已经是三月,气候在回暖,关外必然有动静了。

  “都不必多礼,坐。”

  见皇帝席地而坐,三人哪敢坐椅子,也坐在地上。

  “朕刚接到消息,皇太极已经对喀喇沁部有频繁动作,喀喇沁部内部派系林立,有松动的迹象,束不的的三儿子色棱就是亲建奴派。”

  “你们三人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阎鸣泰,你先说。”

  三人一听,皆是心头微微一惊,难怪皇帝大晚上要宣入宫。

  “启禀陛下,固鲁思齐布现在是喀喇沁部的首领,他是向陛下宣誓效忠过的,如果他轻易背叛誓言,将会有损他的威信,一个人威信受损,将会被人唾弃,所以万不得已,他不会背叛陛下。臣以为,现在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对喀喇沁部的扶持,在互市方面再多开放,让喀喇沁部知道与我大明朝合作,是没有坏处的。”

  崇祯不表态,他想先听这几个人怎么说,再做决定,做完决定就去执行了。

  “温体仁呢?”

  “陛下,臣赞同阎大人的说法,喀喇沁部是蒙古诸部中,离大明最近的部落,在名义上,也是朝廷的藩属,即便局势有变,也对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切不可大动。而且喀喇沁部是蒙古诸部中,种田最多的一个部落,和咱们相似度极高,饮食自然很类似了,可以在粮食上多做交易,尤其是和他们鄂托克的首领做交易,和他们建立深厚的利益关系,来巩固联盟。”

  “孙阁老呢?”

  “陛下,老臣也赞同两位大人的话,以不变应万变,这大半年双方已经通商了,既然如此,就加大通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要尽快加强宣府和北庭都护府的军防了。”

  崇祯点了点头,微微蹙眉道:“几位爱卿深得朕意,你们说的都是正确的,但是还没有说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孙阁老已经点到了!”

  “请陛下明示!”

  崇祯道:“阎鸣泰,对于战争,《司马法》是如何说的?”

  阎鸣泰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你为什么只说上面一句,下面是什么?”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没错!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崇祯站起来,一只手紧紧握着腰间的三尺长剑,“大明的九边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将敌人挡在了长城外面,这些年,战争都发生在辽东,关内是没有战争的!”

  “大明的军队已经忘记大规模的会战是怎么打的了!这也是朕为何让李邦华整顿新军,成立监察院的目的!”

  皇帝锋利的目光落在三人身上,道:“喀喇沁部的色棱为何有异心?温体仁,你来说说。”

  “因为他想借助皇太极夺权。”

  “嗯,你又只说对了一半!”

  “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的音量突然提高:“因为我大明的军队还不够强大!等到我大明的军队能够有像卫青、霍去病那些横扫匈奴的铁骑,给他色棱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有异心!”

  “孙阁老!”

  “臣在!”

  “从现在开始,要着手建立一套战争动员体系,朕要在全国建立这套体系!”

  【作者题外话】:大佬们,别急哈。今天去拔罐刮痧了,所以更新晚了,深圳夏天湿气太重,最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