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8节 私钱竟然成了国事_大唐第一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商、兵!”

  李元兴只说了这五个字,那意思就是把士加上了,那工呢,商呢,是不是应该都有个照应呢。

  “殿下以为如何?”

  “本王认为,增加一个二十钱的大钱。或者商兵为一钱,工农为五钱。无非就是多打一套模具的问题。总要要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才对。”

  “殿下英明!”

  什么加一个,什么多一套模具,这些家伙才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把读书的士子放在十钱的大钱上,这个就足够了。

  李元兴更无所谓,他制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让谁满意,或者是让谁不满意。

  真正的原因是,李元兴需要改革货币制度。

  第一步就是,让杂乱的杂钱,挤出货币市场。让帛这一种代货币,退出货币体制。

  “这些钱币上的文字,有劳各位进行改正了,本王可能想的不够周全。本王这字写的自然也差些,介时请虞老先生等名士手书。”

  “殿下想的周全,这细节我等愿意效劳。”

  想了想,李元兴又说道:“长安城之中,一文钱可以买肉包四个。许多针线等小物件,一文钱却也能买许多。本王考虑制钢钱,极小,极薄。不知有没有必要?比如,有人想吃一个肉包呢?”

  “殿下,精钢钱怕是比铜钱还贵。而且精钢制钱,怕是会被异邦大量的换走,因为那是精钢!”房玄齡一句话就说到点子。

  李元兴制作多少钢钱,就会消失多少钢钱。

  “铁钱呢?最普通的生铁铸钱?”李元兴又问道。

  这一次换成崔君肃回答:“殿下,铸钱成本不低,除非殿下有极高明的办法,否则意义不大。但臣下以为,如果殿下的铁钱,依长安米价而言,一铁钱换一斤米,臣相信这是一件极大的好事。百姓之间的小量交易增加,百姓的生活会好,商市也会繁荣,小手工者也会得到更多的收入!”

  谁说古人不懂经济,只是看经济的方向不同。

  崔君肃就说的极是有理,甚至比李元兴想的更远一些。

  李元兴只是知道,一文钱放在现代,就是四元钱的购买力,那么不找零吗?或者说,最低只能买值四元钱的东西,那么有些产品,最低价就必须放在一文钱。这就不利于市场的流通。

  至于说铁钱。

  就生铁加上锡,然后在混上钼。只要不生锈,制作如后世一分钱那种指甲盖大小的钱币,机器工业化流程,大量的制作,成本虽然可能接近,或者是超过了钱的价值,但却对整个大唐是有利的。

  可后世已经没有了一分钟硬币。

  理由有二,一是市场上没有一分钱可以买到的东西了,别说是一分钱,就是一毛钱硬币都几乎消失了。因为一毛钱没什么可买的。

  另一个理由就是制作成本。

  在后世大工业化的时代,一分钱的成本就超过了钱币本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