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5节 倭人分粮_大唐第一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的时候,每个人发过一个竹牌,对上那面的编号。”

  编号,这倭人小吏也不认识上面的数字,更不知道如何发音。

  “让这个村子所有人都过来。”

  一个村子去当劳工的,也不太多,一般就是几十个人。

  “叫二男的都出来。其余的人每人领一包走!”

  分粮食很容易,一石米装上,这可是上等的好米,当下这里就有倭商在收米。一石这样的米,可以换到一石陈米,再加几斤糙米,依然是以物换物的方式。

  也有大唐的人在暗中打听着这些商人的来历。

  叫二男的有七家,核对编号之后,其中五家去领一包米。

  “你,五十包!”负责发米的船工指着其中一个用汉语说着,那负责翻译的倭人小吏听着就呆了,五十包,是不是听错了。当下就一脸恭敬的问着:“您刚才是说,五十包?”

  那船工也懒得解释,指着那已经打好包的米堆:“从这里开始,然后到这一包。都是他家的,告诉他,那个二男作了领二百人的小队长,有些功劳,所以米五十包。”

  那一家人听到五十包米,差一点晕倒。

  五十包,他们可是背不回去的,这么多的米要怎么办。

  都是同村的,自然要帮了把,村里人都愿意帮着他把米背回去,有这么多米了,自然也不用去把精米换成陈米了,回去可以放开了吃。

  正在所有人商量着自己搬米的时候,最后一个叫二男的家人被船工叫到了桌前。

  一只袋子被从筐中拿了出来,直接就在桌上打开,满满一袋钱币。“你米五十包,钱一千枚。你不要钱的话,再给你一百二十五包米。你自己选。”那倭人听不懂,翻译之后,依然是一脸的迷茫。

  这个钱可以干什么?

  倭国到现在还没有钱这种东西,他们的货币就是米,或者是布。象税收就是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所以还是以物易物的时代。

  这么漂亮的,亮晶晶的小圆片代表着什么?

  只有与大唐作过生意的商人懂,可普通的倭人那里懂这些。

  “要不要钱,不要钱的话可以给你一些布。粗麻布可以换到两匹、白麻一匹、丝割半匹。你看着换,要什么你开口。”

  那倭人还是一副发呆的样子,那怕翻译给他讲的非常清楚了。

  负责发米的船工眉头已经皱了起来,他不是怕麻烦,只是大唐有大唐的规矩,用秦王殿下的话说,我们可以把倭人当牲畜去用,但答应的工钱,应该发的赏赐绝对不能少,这不是对倭人的信用,而是身为大唐人的傲气,大唐人为自己的信用负责。

  无奈,这船工叫人从船上搬下了许多零碎的小东西。

  专门有一个懂倭语的对这倭人解释,他可以领到多少东西,就算不要米,也可以换成其他的。

  “下一个村子。”

  几乎每一个村子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