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 祥瑞_史上最懒小书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文帝不说话,兀自低着头,看着手里的奏章。

  老太监陈大海侍奉文帝多年,见文帝此刻连头都没有抬,心中一惊,自己怎么越老越糊涂了,怎么如此慌张,惊扰了圣上?

  该死,该死啊!

  想到这,陈大海砰的一声就跪了下来。

  “怎么了,陈公公。不是说有祥瑞吗,怎么跪上了?”

  陈大海仍旧跪着不起,“圣上,奴才该死,惊扰了圣上。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文帝终于抬起头,正视这陈大海,“陈公公,你也是宫里的老人了,遇事还这么沉不住气,还怎么指望你办大事?”

  陈大海不住的点头,磕在地上,不敢抬头。

  文帝继续道:“入冬以来,各地大雪,昨天收到地方上的奏折,说是又有百姓吃不上饭了。你给朕说说,祥瑞在哪,什么是祥瑞?”

  陈大海此时也没了刚刚的兴奋劲,但还是如实禀报:

  “回圣上,六皇子八百里加急,送来一批蔬菜,说是……说是三天前刚刚从地里摘的,趁着新鲜,想让圣上也尝尝。”

  文帝一听,心中大奇。

  六皇子文青从来稳重,怎么会为了讨自己欢喜编出这等故事?

  “东西呢?”

  陈大海弱弱道:“就在宫外,还未来得及送进御膳房。”

  “那还不传进来看看。”想到这里,文帝突然想起,昨天似乎就有一道折子,是六皇子文青递上来的,只不过自己记挂着各地民生,把折子给押后了。想必,这道折子里,就该有详尽的说明吧?

  几位小太监扛着一篓子蔬菜进了大殿,轻轻放下后,又原路退回。

  文帝走下来,眼睛被眼前这一幕给惊住了。难怪陈大海会如此失态,这真的是一篓子新鲜蔬菜,比皇宫地窖里保存的那些,都要新鲜。

  陈大海刚刚说什么,说是青儿几天前刚刚摘下来的?

  这种事情没有人敢编造谎言,这可是欺君大罪,谁也冒不起这个险。

  折回身子,文帝在案桌上一阵翻找,终于找到文青的奏章。

  陈大海不敢作声,依旧跪在地上,静静等待文帝的下一步指令。

  “这个江可道,还真是有意思,朕初以为,他只是个民间异人,发明了水车;谁曾想到,转眼间它便写出了三字开蒙文,两首诗词惊才绝艳,连太傅都自愧不如,朕封了他一个从六品的学政,想让他为朝廷献力,这才多少日子,竟然又弄出个什么大棚蔬菜,在严寒大雪的时节,居然也能种出蔬菜,这倒是奇了。”

  文帝在自顾自的说话,陈大海在下面听得暗暗心惊。

  这个江可道,已经简在帝心,这是要发啊。自己往后见了此人,可得多亲近亲近了。

  “陈公公,你说的不错。这是祥瑞,我文国在万物寂灭的冬天里,也能生机勃勃,此物不是祥瑞,还有何物是?东西留一些在御膳房,其余的明日早朝,送与各位大臣也开开眼。”

  “是,老奴遵旨。”

  陈大海奉旨而去,文帝思考的却是更深,旁人以为这是祥瑞,他却不认为事情有如此凑巧,一个人,真的能大智近妖,无所不能么?

  江可道此时正在明台府衙,与苏、余二位大人磨嘴皮子呢。

  “两位大人,这事真的和我没关系,全是明王殿下的主意,我就跑跑腿,挣点辛苦费,你是不知道啊,殿下可抠门了,大冬天里,手脚都冻僵了,才给一百文一天,真是干不下去了啊。”

  苏通仪和余泽听着江可道满嘴胡言,却一点办法没有。

  怎么,难道还能把明王叫过来对峙?

  苏通仪面含微笑,看了看余泽,“余大人,不管你信不信,本官是信了。”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