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七章 “坦诚”的交流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那样的场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那么不给面子。

  “是,我还没有花多少时间到下面去调研,但只要看看其它地区发展的一些经验,我就知道,在你的影响下,五里坳的一些规划,很美好,很理想,但却非常不现实,”

  既然冯一平如此不给面子,他也懒得掩饰。

  “从我们国家所有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来看,在发展的过程中,把所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优势资源,集中到一起,才是最好的做法,”

  “但你看看五里坳,本来底子就薄,现在居然敢把资源这么分散,”

  “是,目前看起来,发展是还不错,但那完全是由于你大力投资的带动,但我们都知道,你不可能这么一直投资下去,因为,你不可能一直找到那么多的优质项目,”

  “到那时,你觉得,五里坳还会像现在这么高速发展吗?”

  “五里坳目前高速发展最大的隐忧,就是发展后劲不足,”

  “总设计师的另一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我们的步子小了,那就相当于是在退步,’”

  “等到五里坳退步的时候,你觉得,我们还能像今天一样,吸引这么多人来投资吗?”

  “我想那个时候,大家只会争相撤资,”

  他也拿起茶杯喝了一杯茶。

  “五里坳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发展模式,我建议你好好看看省里相关的文件,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探索,”冯一平说。

  “我可以大概给你简单说一下原因,我们并非没有汲取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恰恰相反,五里坳目前的发展模式,正是借鉴了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并且规避了他们教训,而采取的一条道路,”

  “你如果不单单只看国内那些大城市市中心的繁华,你大概就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城市发展初期,那些位于市中心的企业,目前正在一步步外移,”

  “越来越多的地方,鼓励在中心区周边,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经济,”

  “相信你到沿海的很多地方,都能听到很多这样的称谓,汽配之乡、模具之乡、拉链之乡、文具之乡……”

  “有没有很熟悉?”

  “是不是听到镇政府的人说起过,我们下面的一些村子,也有这样的趋势?”

  “过上几年,可能梅家塆就是挂面之乡,冯家冲就是腌菜之乡、黄家铺就是藤椅之乡、雷家湾就是机加工之乡、陈家岭就是五金之乡、三河口就是包装之乡、二道桥就是电商之乡……”

  “这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现状,是不是有些殊途同归?”

  “我们是不是更好的兼顾了中心区和周边的同步发展?”

  “而我们的城市中心区,还并不会像沿海那些城市一样,不但拥挤无度,地价房价更是高到离谱,”

  “……你确实说得对,我确实不可能总会找到很多优质项目来投资,以拉动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