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二章 商学院的日常_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在装潢考究的餐厅里,旁边是同样衣着考究的男男女女,对着盘子里同样加工考究的三文鱼,冯一平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哪怕是一碗大米饭,配上一碟小咸菜呢,现在也会让他胃口大开。

  他现在当然不是在学生食堂,而是在西南角这个风投云集的地方,这里云集了这么多有钱人,周边的配套设施,当然非常完善和高级。

  比如餐厅,从法式到日式都有,但是,偏偏就没有中餐。

  进了商学院,其他的还好,就两样,他还不太适应,一个,是学习上面临的压力。

  就和进了清华,才发现大学生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一样,进了商学院,才发现美国的这些名校里的学生,同样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就各种电影和电视剧里的印象,美国大学生,那是各种爽啊,没完没了的聚会,换对象比换衣服还快,呵呵,这样的认识,真的太肤浅。

  冯一平甚至觉得,商学院里的同学,比国内清华的同学们,学习还要努力。

  不是说清华经管院的同学不努力,但是客观的说,最努力的那一段时间,还是在考试前,而在这里,每一堂课上都有压力。

  商学院有很多的室外课程,比如参观著名的公司,结合实际,就著名的案例进行分析,仅第一周,他们就分析了八个案例,一天都不止一个。

  之后,各人的作业,由教授进行点评,国内大课的作业,带课的教授。可能都不亲自批改,这里不一样,不但是教授自己批改,而且评语很详细。

  因为斯坦福商学院一个著名的特色就是人少,他们这一期,只新招了三百多人。老师和学生的比例,则高达1:6。

  因此,和在经管院动辄就是上百人的大课不一样,这里,每堂课一般都只有三十人上下,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

  人少,带来的好处是大大的,比如在这,抢位子这事。压根不存在,自习室里,你什么时候去,都能找到位子,而且,每个位子上,都有单独的台灯和电脑。

  由此不得不说一句学校里的网络,硅谷都是依托斯坦福建起来的。所以这里网络设施,不但世界上没有几个大学能比得上。就是好多公司同样也比不上。

  斯坦福大学校长,98年在北大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与其说计算机是我们学校的强项,不如说计算机是我们的基础,”

  难怪从这里计算机系毕业的洪浩然那么自豪,他确实有自豪的资本。

  学习上的压力。不止是教授们带来的,还有同学。

  和经管院不同,他的这些学习用功的同学里,有不少是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再考进来继续深造的。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家伙,实战经验丰富,讨论的时候,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点子。

  冯一平去看过同学们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