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7章 为何要战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是对伐宋之事具有极大热忱,却不见他有丝毫张狂。“大汗,水军已经勉强可用,此次伐宋已经有了七成胜算。然而我军路数居然和赵嘉仁所料的相同,这让我感觉有些不安。”

  对伯颜谨慎的发言,忽必烈笑道:“你觉得宋国就不该有能征善战之辈么?”

  伯颜平静的答道:“宋国必然有将才,然而赵嘉仁乃是帅才。”

  这说法用词精准,忽必烈登时就明白了伯颜到底在担心什么。不过忽必烈反倒有了些豪情,他兴致勃勃的说道:“上次伐宋,遇到贾似道之时,我已经觉得此人不得了。那赵嘉仁不过是贾似道的部下。难倒此次伐宋还要面对更厉害的人物不成?”

  伯颜虽然没参加上一次的伐宋之战,不过他知道赵嘉仁就是那个率领水军截断长江的将领。也就是说赵嘉仁不仅是帅才,也是个将才。然而大汗有豪情,伯颜也不愿意泼冷水。“大汗,此次伐宋,刘整等宋国降将可用。不过他们安装了火炮的军船只有几百艘,远远不够。我认为须得将军船增加到两千艘才行。”

  听了这话,忽必烈收起了笑容,“两千艘军船倒是容易,可凑齐两千门火炮却不容易。”

  伯颜答道:“不用两千门,一千门就已经够用。我们这两年从赵嘉仁那里买来的,加上我们自造的火炮中选出能用的,大概有六百门。这一年中大概能造三百门。从赵嘉仁那边买两百门就已经够用。之所以用这么多,就是为了能够一举攻下襄阳与樊城。只要宋国没钱装备这么多军船,我军就可以直入长江……”

  一路上将自己的伐宋方略讲给忽必烈,等回到大都,伯颜先去了军器厂视察。随即请忽必烈一起去视察最新的装备。原本计划中看一天,结果忽必烈连着看了三天这才意犹未尽的回了皇宫。

  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忽必烈就解除了伯颜左丞相的职务,并且任命伯颜为南征大元帅。总领南征之事。伯颜随即下令开始做战争的准备。第一个命令就是从赵嘉仁那边再进口一批火炮。

  两百门炮就是十七万六千斤铁以及两万头母牛犊,因为交易的问题,山东的母牛犊已经被卖光,不得不用蒙古牛来替代。这就需要两万八千头母牛犊。这倒不是赵嘉仁矫情,鲁西黄牛乃是耕牛血统,经过长期的驯化之后性格温顺,能够耕田。蒙古牛乃是游牧种,整个并不太适合。

  这么大的一单子买卖,赵嘉仁最后还是答应了蒙古的要求。有句很著名的台词,大意就是‘一个合格的国际武器商人,必然会把武器卖给与祖国交战的势力’。虽然很清楚蒙古这边购买大量火炮的目的当然是要用这些火炮打击大宋,赵嘉仁依旧不觉得有拒绝的必要。

  更何况赵嘉仁此时注意力都被轰轰烈烈的公田改革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