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9章 缔造奇迹_大医凌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所应当的事。

  阮高歌会用胸前捶击,但几乎没有实践过几次。

  他更想不到的是凌然会用,而且,用的似乎恰到好处。

  此时此刻,从结果倒推过程,阮高歌觉得,凌然采用胸前捶击,确实是优于除颤仪的选择。

  除颤仪主要是依靠强大的电流通过心脏,中止室颤,让窦房结重新发起冲动,从而令心脏恢复跳动。

  简而言之,除颤仪就是靠电流的作用的。

  不管是双相波还是单相波,在这一点上都是没有区别的。

  胸前捶击则是有一定的机械力的。

  在已经多次尝试了除颤仪以后,再重复电击一次,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事实上,按照现今的指南的指导,单次除颤是成功率最高的,之后的多次除颤,虽然有效果,但效果是完全不能够于首次除颤相提并论的。

  凌然如果有足够多的时间,他也许还可以再尝试用除颤仪两到三次,但在时间窘迫的情况下,凌然尝试其他的方式,或许更具风险,但可能确实更有效。

  这也是完美级的心肺复苏专家与只懂得看指南的普通医生的区别之一。

  普通医生是没有选择权的,因为除了指南提供的方式以外,普通医生根本不会精修心肺复苏的技能。ICU和急诊的医生可能懂的要多一些,但要说能达到专精级的,都是寥寥无几。

  而指南所提供的,永远只是最基础的方案。

  实际上,光是看心肺复苏的指南多年以来的变化,就能体会到它的不完美,不完善,以及不靠谱。比如早期的心肺复苏指南对胸外按压的要求是60-80次每分钟,88年的时候改成了80-100次每分钟,2010年则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要保证100次每分钟以上。

  用马后炮的观点来看,88年以前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要是遇到一个精准把握胸外按压次数的医生,能不能活不一定,后遗症肯定要多不少。

  临床医学始终是一门经验医学,成功才是最好的理由。

  凌然选择了胸外捶击的方案,他成功了,那就证明了他的经验和观点的正确性。

  “太大胆了。”阮高歌望着凌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要是失败了,那同时失去了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如果悲痛欲绝的想以起诉医院和医生,胸前捶击或许就会变成律师口中的错误动作。

  当然,成功就不会受到指责了。

  “现在剖吗?”产科主任看着有些恢复的心跳曲线,已是屈起了双臂,戴上了乳胶手套。

  旁边几名尚在发呆的主任也都像是被唤醒了,一起看向凌然。

  “再等一下,等一下……”凌然并没有“与民同乐”的欢喜起来,依旧是保持着客观的谨慎。

  病人的心跳刚刚恢复,并不意味着她就能立即接受一次急诊剖腹产手术。

  虽然以云华医院产科主任的技术来估量,她可能只需要几十秒甚至十几秒,就能将胎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剖出来,但要说产妇的身体会因为这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而反应不及,那就是想多了。

  立即剖腹产,相当于将产妇的性命,再次放上赌桌。

  虽然终究是要赌的,但凌然还是希望自己这边的牌能更好一些。

  “冰帽,再拿冰袋来,给体表一并降温……”凌然同样紧盯着监视器上的曲线和数字,口中下着新的命令,并用低沉的声音对产科主任再一次道:“再等一下。”

  “好。”产科主任有心反对,但还是咽了下来。她选择相信凌然的判断。

  围拢在四周的多名医生,也都没有说出反对的话来。今时今日,众人更相信凌然缔造奇迹的能力。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