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故园(二)_《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朋友呢。”

  “我知道,家父当年经常提起你,提起你发放粮食赈济灾民的义举”,郭枫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父亲郭璞一直是郭枫的人生偶像。以一介书生主持六省政务。为造福北方民众而数度放弃进入安泰内阁机会。北六省官员百姓对郭璞的能力和操守都极其佩服。做布政使这么多年,不满于新政的江南儒生敢写文章漫骂武安国,敢写诗讥讽朱棣,却无人敢动点墨对郭璞进行人身攻击。想必这些书呆子也知道郭璞在民间和儒林的声望。不愿意自讨没趣。但在郭枫眼中,却看到了新政的很多不足。看到了郭璞一力所推行的新政的阴暗面。老张五那批早期的工厂主和商人大多出身于工匠和贫民。受过一些苦,知道体谅穷苦人的不易。新政发展之初始,从业的工人少。工厂主支付的薪水高。各夜校也在武安国和郭璞的亲自过问下办得如火如荼。随着时局发展,进入北方各省的流民渐渐增多,工人的薪水就一路走低。教授工人识文断字的各夜校也从免费逐渐转向收费。最近这十年,特别是南北方关系濒临决裂后。新兴工厂主们更不体恤工人。被贪官逼迫得举家迁移的流民大举进入北六省。他们除了体力之外一无所有,所以没有资格与当的工厂主讲价钱,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才能赚到三餐,倒闭在机器旁的工人屡见不鲜。白正等人痛骂一些工厂主是吸血鬼,骂得不无道理。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辽蒙联号,这个北六省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商团,虽然给每个工人提供了较高工资,并买了保险,但这个商团目前主要经济来源却是对大洋洲土著的掠夺和从西域往中原贩卖女子。新政这些缺憾郭璞知道,却以大局为重不尽全力去弥补,至少郭枫这个做儿子的没觉得父亲已经竭尽全力。

  “所以我才劝大伙留下来,别回中原趟混水。你们喜欢探险,我可以要船给船,要人给人,我这边的造船能力不比中原差,缺的就是天津海院那些精细的设计而已。你们回去了,一旦被朝廷扣住,或卷入纷争当中,航海的事会毁于一旦。邵兄,你再想想,不着急,你的船修好还得等几天。这些天你们在我的港口转转,想好了再给我答复。如果咱们联起手来,甭说孟加拉湾,就是整个阿拉伯海也得匍匐在咱们这些炎黄子孙面前”说道联手后的前景,叶风随眼神发亮,仿佛已经看到了在非洲西岸的土。

  邵云飞点点头,起身抱拳施礼,以少有的郑重对叶风随回应:“谢谢叶公子美意,这次无论如何我得回去,瘸子帖木儿要对大明动手,我得将这个消息传回去,无论朝廷对云飞等人如何,云飞等人却始终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你今晚说的事的确让云飞心动,但无论如何都得先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