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竖新乡考察_宦海纵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察着陈宁的表情,见陈宁看到老百姓在修路,眉头皱的更深了,脸也黑了下来,连忙解释道:“陈书记,您不要误会,这些老百姓出来修路绝不是专门组织做给您看的。这个我倒是清楚的,上个星期我回老家的时候,就已经有老百姓在修路了。后来,我回去一问,才知道是竖新乡组织的,这些都是附近的山民,大家都是自愿、义务出来修路。山里人对路的感情是外面人所不能够想象的。这条路修的四不象,乡里也没办法,胡振军就到附近的各个行政村去做工作,说服大家轮流出来修路。胡振军是前年从部队转业的,还是个比较有能力的乡镇领导。”邓六春在向陈宁解释的时候,也不忘给胡振军说句好话。

  陈宁瞟了邓六春一眼,慢慢说道:“该不会是因为你本来是这里的人,帮胡振军说好话吧。”

  邓六春吓了一跳,急忙说道:“陈书记,我虽然和胡振军关系是不错,但在修路这件事上,我可以打包票,确确实实不是做给您看的,都是通过胡振军做了工作后,由老百姓自发出来修路的,这都已经修了快半个月了。”

  听了邓六春这么急切的解释,陈宁相信这修路确实不是做给自己看的。不过对组织修路的胡振军有点感兴趣,虽然刚刚胡振军站在路口迎接,使陈宁有点不爽,但能带领老百姓修路的干部,应该算是个合格的乡镇干部。

  “胡振军是本地人?”陈宁问道。

  “是本地人,跟我是高中同学。”邓六春老老实实的说道。

  “要致富,先修路。看了这句话胡振军理解的不错,但是在修路的同时,还要动动别的脑筋,怎么样才能把竖新的经济搞上去。”陈宁说道。

  “谁说不是啊,这两年胡振军为这事不知动了多少脑筋,竖新的耕地面积是全县最少的,人均zhan有耕地面积还不到半亩,想引进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但又没有销路,办了两个木材加工厂,由于交通不便,产量也有限,起不了多大作用。”邓六春说着不禁摇了摇头。

  “是啊,要带领一个地区脱贫致富,谈何容易啊。”陈宁也感慨道。

  说话间,到了竖新乡的乡政府。乡政府的院子还是*时期的产物,一栋两层的楼房,阳台外部虽然用石灰刷过,但还能映出里面农业学大寨的字样。

  陈宁从车里出来,胡振军和赵伟已恭恭敬敬的站在车外了,他们因为参加过昨天的干部大会,所以都认识陈宁,可陈宁只知道他们的名字,却和人对不上号。邓六春在一旁指着一个三十七八岁,面色黑黑,身材魁梧的介绍道:“陈书记,这位就是竖新乡党委书记胡振军。”毋庸置疑旁边一位架着眼镜,有点白面书生味道的就是乡长赵伟了。

  陈宁经过一路上邓六春的介绍,已经对胡振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