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故梦外的人(3)_一厘米的阳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够给他修房子。

  老人家身体看上去很不好,可眼神还是很亮,不停说谢谢。

  纪忆走近,说明自己的身份。

  “你们聊,你们聊,”中年人笑呵呵对老人家说,“这是记者!专门来参访抗战英雄的!”

  “我不算英雄。”老人家呵呵笑着,倒不愿居功。

  纪忆看着附近没有地方坐,就半蹲在老人家面前,和他闲聊了会儿。

  黄埔军校出身,历经抗战,到今天晚年过得如此孤单冷清,却并不妨碍老人家仍旧有颗正直纯粹的心。纪忆已经先走访了几户,今天这个都有九十二岁了,思路却依旧清晰,甚至还会感慨:“现在已经算是好日子了。几十年前打仗的时候,遍地都是尸体,可连小孩子都不怕,年轻学生到处流离,都是踩着尸体才能挤上火车逃命……”

  “嗯,”纪忆附和,“我知道,我家里也有老人参加过抗战。”

  祖辈父辈参加过战争的孩子,多少都听过这些。

  也因为这些,多少都有些英雄主义情结。

  这些故事,就像是一张黑白照片,黑和白之间融入了淡淡的灰色,有些发黄,是老去的记忆。认真算算,也才过了半个多世纪。

  老人家越发有了精神,追问纪忆是跟着谁,什么部队。

  纪忆摇头,她是真不知道。

  小时候听到暖暖爷爷和自己爷爷讲,也没想到要问。

  可能因为自己是女孩,听这些,大多是目瞪口呆、钦佩不已,不会追问这种细节。男人的话,如果听到应该会更自豪,更热血一些。比如……

  她的手指,轻轻在自己的背包上,无意识地划着。

  季成阳。

  ……

  临走前,老人家委托她寻找自己的恋人。那是他在黄埔军校毕业后,短暂相逢相爱,后又被战争分开的少女。在前几个受访者里,都有一些特别简单的理想化的要求,比如想找战友,想找弟弟,这还是第一个要找恋人的。

  经过炮火战场,经过建国,经过改革开放,一直到今天。

  那些人,还活着吗?

  “那时候,”老人家拍拍心脏,“有些理想,就离开她,一走,就再没见过。让我回到二十几岁,我肯定还会做那种选择,但也一定还会觉得对不起她。我啊,活了九十几年,什么没见过,住什么样的房子不是住,可就放不下她,想知道她是不是还活着,还是……早死在建国前了。”

  老人家继续感慨:“走得早也好,少受罪,能活到现在……才是真不容易。”

  纪忆的心神,却已经陷入另外的一段记忆。

  她想到自己手机上他的短信:我过几天去南京,想要和你见个面。

  她一直都没回复。

  那天他说了很多她没想到的话,让她越来越怕见他,在季成阳说出“我很爱你,从没变过,一直不会变”这句话的时候,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她很怕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