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中间的地位和待遇,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但是一直留在大明的土本之上当国公,虽然说也是爽的很,可是跟一国之主比起来,却始终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崇祯皇帝显然不是光拉着勋贵们就不管文臣的皇帝。

  做皇帝嘛,最重要的就是雨露均沾嘛。

  崇祯皇帝望着温体仁道:“至于如温爱卿这般同样为国操劳的大臣,大明自然也不能亏待。

  这样儿罢,等以后时机成熟之时,内阁辅臣们若是勤恳为国,在致仕之时没有被锦衣卫查到什么不法之事,朕便许尔等可买海外一郡之地,封郡公,许传袭五代。

  至于五代之后,若是没有大功于国家,没有再出内阁辅臣,则其地如同国公之地,一样由大明回收。”

  温体仁心道当真是好算计。

  有了这等诱惑和由头,就等着看外面的那些勋贵武将还有那些文臣们是怎么替崇祯皇帝卖命干活的吧。

  但是这事儿就像是朱聿键说的那样儿,把事情做在明面上,就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这些文臣武将们有人会拒绝吗?

  答案肯定是没有的。底层的那些向上爬但是却没有多大希望的人可能不会太在意,但是顶层的这些大佬们可就在意的很了。

  而为了让自己能顺得的弄个爵位,海外弄个地盘给子孙后代,他们自己就会先把手下的那些小扑街们看的死死的,谁也搞事情就是跟自己的爵位过不去。

  有胆子跟自己爵位过不去的,老子就能让他一家子过不下去。

  自古以来的家国天下的理念在这一刻显露的淋漓尽致。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在意生儿子?

  还不是为了死后有口血食,能得享子孙后代的供奉?

  那么在生前,一门心思的为了自己家考虑,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儿了。

  至于国?那是皇帝的。

  至于说子孙后代不争气,致使封地回收什么的,这个就只能看各家自己的教育了。

  看看人家英国公,至今已经是第七代,但是代代恩宠不绝。虽然老国公张惟贤已经老了,但是下一任的小公爷张之极却也已经开始独当一面了。

  据江湖传闻,小公爷张之极小时候没少被老公爷张惟贤吊在树上抽。

  由此充分证明了,想要家里的孩子争气,多揍几回就妥了。

  崇祯皇帝看着温体仁等人的脸色一变再变,便笑道:“诸位爱卿都不要推辞了,这事儿么,也就咱们君臣心里有个数就好。

  如今大明辽东未平,北方未靖,陕西处烽烟虽熄却是遍地余烬。

  今天这番话要是传了出去,凭白惹人笑话。”

  温体仁却是对于崇祯皇帝的这几句话表示不会有半分的相信。

  说什么怕人笑话?那才是真的笑话崇祯皇帝什么时候要过脸了?当街骂人的事儿都干过了,这时候说什么怕人笑话?

  只怕自己这些人前脚出宫,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