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六章 该怎么定价?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陛下,只是昨夜之事?”

  崇祯皇帝见温体仁还想在昨天晚上的事情上纠缠,便放下了茶杯,笑道:“温爱卿多虑了。

  朕昨儿夜里说了些什么,朕自己大概都记得一些,其实也没什么,温爱卿放心便是了。

  倒是此次回京之后,便要开始重修大明律,不知道温爱卿有什么想法?”

  温体仁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让崇祯皇帝下诏封锁消息的想法,拱手道:“启奏陛下,我大明立国至今已近三百年,所行律法还是太祖高皇帝之时所制,原本便有许多地方需要修改。

  然则今日改了,明白又当如何?适合今日的律法,可能适合明日的情况?微臣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总是想着如何才能修这一次律法,便可百十年内不用重修。”

  崇祯皇帝哑然道:“好嘛,都说朕好大喜功,以朕看来,温爱卿其实也是一个样子嘛。

  温爱卿不妨想一想,莫说是洪武年间,便是历朝历代尽数算上,可与我大明有相同之处?

  我大明疆土之广,由最多边的朝鲜及至最西边的葱岭,由最北的奴尔干都司到最南的缅甸,快马日夜不停,只怕也需旬余时间吧?

  更不要说我大明还有海外的这许多土地,还有新出现火车等物事,历朝历代可有?”

  温体仁躬身道:“陛下说的是,只是这律法一旦修定,便轻易改不得了。

  若是三五年便要重修一回,耗时费力暂且不说,百姓又当以何律法为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温爱卿的担心也有道理,只是如今之时,与以往历朝历代皆大有不同,故而这律法之事也有不同。

  以朕看来,倒不如增改太祖高皇帝所留之律,以之为基本律令,余者在此基础之上增添新的律令,使之为补充。

  譬如这民间诉讼之事,又如这火车等等的新事物,在不违背基本律令的基础之上再行增改,便是三年五年的重修一回,其实倒也没什么?”

  温体仁沉吟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修律之事,向来事关重大,臣亦不敢轻言可否,倒不如回京之后,召集在京官员们集体讨论?”

  崇祯皇帝点头道:“这个倒是无妨,朕也没敢奢望一时半会儿的便能修好这律法。

  只是有一事,温爱卿一定要记得——无论何人敢吸食福寿膏,论死不赦;无论何人敢贩卖福寿膏,本人凌迟,夷三族,九族余者尽数发配流放!

  这一条,写入基本法之中,使之为铁律,朕之子孙,永不得更改!”

  温体仁身为大明的当朝首辅,自然是见识过福寿膏这东西的害处,虽然对于崇祯皇帝动不动就要夷人三族什么的颇有微辞,但是温体仁心里也明白,不下重手,根本就没有止住这东西的可能。

  人性本贪!

  当白花花的银子放在眼前,十两百两可能有人能忍的住,还要考虑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