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七十八回:变天了_三国英雄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连今天在这里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这话说的……”。

  田丰跟袁绍许久,自然也知道袁绍的秉性。领命之后,也不多说,回到下处,以袁绍的身份拟书信一封,派快马送往徐州,交给高云。

  其实,虎威军斥候眼线遍布司隶,早就知道董卓派遣吕布出兵陈留的事了。另外也早收到了曹操的书信。所以见到袁绍来书,也并不稀奇。

  把书信交给众人传阅,高云笑道:“哎,董卓、曹操、袁绍,皆为天下人眼中之枭雄,而其行事,却皆不出我小明侄儿所料。思来想去,令人感慨啊!哈哈哈哈!”

  在场众文武知道这件事之后,无不惊叹,无不以小诸葛亮为神童。

  高云早就跟郭嘉商定好了出兵事宜,便回信给袁绍,约期举事。

  公元一九零年,二月初二,吕布领兵刚出荥阳,便被董卓快马叫回。洛阳金殿之上,告急边报,如雪纷至。袁绍、高云、曹操三方联合,传檄天下,召集诸侯起兵,讨伐国贼董卓。

  檄文到日,天下间一十三路诸侯起兵响应,九州之内,刀兵四起,戈戟曜日。

  第一路兵马起南阳,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是袁绍同父异母的兄弟。官拜后将军之职,见檄文后,起大兵三万,以纪灵为先锋,投酸枣而来。

  第二路,乃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颍川人士。领兵马两万,任高览为大将,前来会盟。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陈留人。以潘睿为大将,起兵一万五千响应。

  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领兵马三万,使大将王彧为督。因地之便,刘岱兵马先到酸枣,与曹操汇合。

  第五路,河内太守王匡,字公节,兖州泰山人。起兵马一万,领胡母班、吴循二将,也早到酸枣会盟。

  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应曹操之约,领五千兵马与曹操汇合。

  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梁国雎阳人。领三千兵马,也来会盟。

  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汝南汝阳人。袁遗跟袁绍、袁术是一个太爷爷的兄弟。领兵马五千前来响应。

  第九路,济北相鲍信,字允诚,泰山平阳人。自幼习武,膂力过人,官拜济北相,领兵马一万,前来汇合。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建安七子之一。领兵马一万,离北海,先至徐州,与高云汇合。

  第十一路,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公孙瓒貌美如玉,机智且勇武善战,极善骑射,官拜中郎将,任北平太守。见檄文后,公孙瓒领骑兵一万,使严纲、公孙续为副将,投渤海,与袁绍会盟。

  第十二路,上党太守张扬,字稚叔,云中人。勇武过人,骁勇善战,领兵马一万,使杨丑为副将,也来会盟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