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古代的马车轴承_谢邀:万代帝王,奉我为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庄凡利用现代的知识,帮助南宋解决与蒙古帝国对抗的大方针,大策略。

  按照庄凡的说法,南宋只要防守住蒙古帝国的“大迂回策略”,以宋朝的国力,在正面战场上,双方硬碰硬的恶战,并不会吃亏什么。

  南宋依靠一座座城墙阻挡,蒙古骑兵,不擅长攻城战,胜算还是很大的。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庄凡接下来的“点播”,主要关于这方面。

  “刘哥,你们汉朝的马车,有轴承吗?”啃着一串牛肉,庄凡开口问道。

  “轴承?”

  “先生,自然是有的,没有轴承,马车怎能运转?”刘邦开口回道。

  “哪一种轴承?”庄凡问道。

  “大概分为三种,木轴承、青铜轴承以及铁轴承或者是木、铁结合的轴承。这两个铁环,大环来固定外圈,小环支撑内圈,然后涂上动物的油脂。”

  庄凡又问道,“稳定性,如何?”

  这一次,杨广率先说道,“先生,别提了,别说稳定,这些轴承工艺不行,毛病可谓是一大堆,比如要运粮百里,马车在中途,起码要大修三次,小修几十次。”

  大修三次?

  杨广解释道,“所谓大修,就是直接拆卸,更换三次新的轴承上去。”

  小修几十次呢?

  自然就是不厌其烦的修理,比如天价动物油脂,减小各部件的磨损等问题。

  原来如此。

  看来庄凡在现代网络搜索到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并非胡编乱造。

  中国古代也有原始轴承,就是在里面加上铁圈和动物油脂,只不过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制作不了现代意义上的滚珠轴承,所以摩擦力也大得多。

  轴承的发明是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也为车轮的旋转提供了支撑力、降低了摩擦。

  一般认为,现代轴承是18、19世纪由西方科学家发明的,有效减缓了车轮的摩擦问题。

  但在西方的轴承发明之前3000多年,中国古代就有马车了。有马车就意味着有车轮,有车轮就必然有轴承,不然战车根本就无法冲杀、奔跑、转弯。

  虽然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发明了车轮。

  也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学会了用马或者驴来拉着马车前进。

  但在夏朝时期,就已经有士兵驾驶马车作战的记录了,那个时候各国打仗就是用马车拉着士兵冲杀,由此形成了战车方队。在战车前进时,车轴通过轴承连接车轮,减少车轮的摩擦,同时又能固定车轮,保证车轮不会乱晃和脱落出去。

  在汉代以前,马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作战工具,因此中国古人对轴承的改进一直没有停过。只不过当时没有现代的滚珠轴承,而是使用木轴承、青铜轴承以及铁轴承或者是木、铁结合的轴承。这两个铁环,大环来固定外圈,小环支撑内圈,然后涂上动物的油脂。

  现代的人们之所以不知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