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67章 澎湖上的温情_我要做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很多的部落生活在同一座岛屿而已。

  而且这些部落为了争夺土地、争夺山林,甚至有时候为了争几个猎物就会大打出手,彼此仇杀。

  直到明朝中后期,才逐渐有闽浙商民过去,但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定居和留住。

  自嘉靖中后期,湾湾基本上是倭寇和海盗的避难所,不但倭寇把这里作为袭扰沿海的中转站,不少叫得上名字的大海盗,也把这里视为避免围剿的巢穴。

  比如林道乾、林凤这俩人,都曾在沿海明朝水师击败后,带领残部潜往东番,图谋东山再起。

  这个时候已经有闽浙地区的商民渔户等,开始在湾湾西部的部分地区留居,但实际上人口数量仍然非常稀少。

  因为澎湖巡检司被撤销,再加上张辅什么意思来的比较急,也来不及安排岛上的百姓修建住所,所以现在他们没有栖身之地。

  所幸带来了帐篷,倒不至于露宿野地。

  夜色黑了,营地里面也安静下来。

  但是张辅却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既然无心睡眠索性也就不睡了,穿上靴子来到帐外,抬头看着天空当中那一轮明亮的月亮……

  第二天一大早,张辅匆匆用完了早饭就带着一二十位随从乘船前往白沙岛。

  尽管白沙岛要小得多,但是岸边却风大流急,对于小船来说并不容易行驶,不过这点风浪在大明水师的大船面前根本就没有问题。

  因为此处的百姓知道是大明的兵马,所以并未引起恐慌,不过他们受惯了倭寇欺凌,也只是远远的看着,并不敢上前。

  张辅带着几人爬上一座小山,再往前方的高处,赫然出现了一座用石头垒成的寨子,周围打了木桩。

  寨子并不大,所能容纳也不过两三百人而已。

  刘政在一旁解释道:“将军,白沙岛因为地域狭小,再加上海岸风浪很大,不适合出海打渔,所以此处的百姓很少,大概也就二百余人,

  为了防备倭寇海贼,他们就结成了寨子,这也是岛上唯一的寨子,不过……阻挡不了那些倭寇……”

  张辅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心中有了筹划,道:“在此处不必设立千户所,有三四个百户所就行了……”

  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张辅在白沙岛一边走着,一边观察着地形。

  见前方海边的石堆那里有个小孩子,大约六七岁的模样,腰上绑了个藤条编织的小篓,正在石头下面摸索着。

  此时海潮退去,一些小鱼小虾,还有螃蟹等物就留在了石缝里面,显然这个孩子正在捡海货。

  男孩见张辅过来,脸上露出一阵惊慌,腿动了动似乎想要跑,但是望着寨子的方向,眼神流露出来担忧,

  看得出来,他真的舍不得石缝里的这些鱼虾……

  “这里鱼虾多吗?摸了多少?”

  张辅尽量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温馨、看起来和煦温暖。

  男孩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