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十四章 战虽止诸事仍杂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陈佑的解释,仔细考虑一番,委屈之情总算是消了下去。

  陈佑正要继续说,就有军兵前来禀报宋国官员来了。

  洛阳皇宫,一干宰执自政事堂正堂中鱼贯而出各自散去,只是包括王朴在内的几人却是脸色不虞。

  李明卿出了政事堂,坐上抬舆朝枢密院而去。

  说起来也是怪,几位枢使分明是往同一处去,却偏偏十分默契地错开行程。

  自从东西两府一同议事以来,不欢而散的次数是越来越多。

  东府这边辅理阴阳,天然地就想把西府压在底下好插手兵事。也不说对军队影响多深,至少兵部不能是个摆设。

  然而西府也不是吃干饭的,哪怕李明卿这等原先是文臣的枢密副使,遇到这等两府相争的情况,也是站在西府角度上说话的。

  方才会上讨论的计有三件事,只有一件达成共识。

  首要的是三司和户部权能划分,三司自身就有户部司,按照三司使张欢的想法,自然是将三司户部和尚书户部合并,全都归于三司之中。

  政事堂当然不会同意这个法子,可枢密院几位除了枢密使王朴外尽皆以为这是个好法子。

  至于王朴,每回两府会议时都是他执政事笔,相当于事实上的首相。从首相的角度看,三司权力大增不是好事,因此倾向于撤销三司户部,合并入尚书户部,这同样是政事堂几位相公所愿意看到的。

  张欢为了这事直接就在会上拍了桌子,李明卿等人也在话里话外讥讽王朴身在西府心在东。这事就这么吵吵嚷嚷无法定论,吵了这么些天,王朴最终决定交由圣裁。

  除此之外,还有军伍后勤和尚书省、三司之间的协调亦是难有定论,反倒是人事调整得以迅速通过。

  李明卿半靠在抬舆上,神色间带着忧虑。

  他所忧者非是同尚书三司的协调,而是方才会上有要他放下后勤的风声,其所恃者便是他李家的女婿在外执掌重兵,他这个岳丈理当避嫌。

  甭管这个理由是不是可笑,单从这次会上来看,那些个同僚私下串联一番,下次再议就得让他放手了。

  他倒不是舍不得手中这利益,只是陈佑领兵在外,他主持后勤军务,总能与些便利。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大将在外若求胜仗,也得有中枢支持才行。

  回到枢密院,随口一问,王朴未曾回来,径直去寻官家了。

  李明卿无奈摇头,他是看清楚了,官家能让昭文相的位置空着而由王朴以枢密使的职事秉政,分明意味着他们这些人都没机会接掌枢密院。只等着一个得了官家信重的文武接掌西府,那王朴便要去东府做首相。

  将杂念抛开,坐进书厅开始处理各处公文。

  才过了一刻钟不到,隐约听得院内有人大喊:“大捷!大捷!魏王破南昌城!戴逆延康阵前自刎!”

  李明卿愣住了,随即起身。

  就在此时,书厅门被推开,亲近书史一脸兴奋地走进门来:“恭喜相公!庐帅已平定江南!”

  随着书史进门的还有枢密院内诸人兴奋的声音,全都在谈论着灭宋之战。

  李明卿回过神来,大声道:“报捷文书何在?”

  “回相公,报捷文书已送往宣政殿。”

  赵元昌今日正在宣政殿视事。

  李明卿听了,立刻绕过桌子,嘴里吩咐道:“去宣政殿!”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欺世盗国》,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