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3章 狗大户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五个里正轮流当值主持。不但没乡官,连乡政府乡公所这样的衙门也没,当值的里正都是到县衙里去听差,负责协助县里处置本乡事务,征赋捕贼甚至是诉讼,这些都要参与。

  但是什么公共服务,却是没有的。

  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等,想都别想。

  想修路,朝廷不会拔钱,想办学校,朝廷也不会拔钱,更别说其它的什么了。

  在了乡里,地方的大族宗氏,那些乡绅地主,就成了天了。

  这个天也不全是权力,更多的是义务。

  乡里要修个路,没钱,怎么办,百姓各家出劳力,然后大户们出钱。要修个桥,也是一样,找大户募捐。

  要修个学校,一样还得找大户。

  甚至百姓平时有个纠纷,也很少直接找到县衙去,还是找大户主持。

  乡民们遇急用钱,依然是找大户借钱。

  反正这年头,乡里的大户,简直就是全能的,既是法官也是银行家。

  你要是大方点,有求必应,那么能得一个好善乐施,仁厚的名声。你若是不肯出力,那你就是为富不仁。

  这年头,当一个地主也好难啊。

  义仓刚出完了二十多石粮,社仓又得出十五石。

  而且里正村正和那些地主乡民们还一致请求张超来出任社仓的新仓管,前任仓管犯病不能理事。

  对于什么社仓仓管的位置,张超一点兴趣也没有。管着个粮仓,又没工资又没好处的,有什么意思,还得费心巴力的。若是粮食出现了霉坏,被老鼠被盗贼偷了,还得承担责任,干好了大家也不会有什么赞扬。

  可偏偏还不容拒绝,大家都说张三郎年青聪明,把张家打理的红红火火的,若是把社仓交给张超管理,肯定能管好,而且大家也都放心。

  马周笑着道,“如今灞上谁人不知道张三郎啊,人人称赞你是义薄云天,有求必应呢。”

  张超哭笑不得,“这可不是啥好名声,这名声传出去,以后我想做个坏人都难了,哎。”

  “那东家是接受还是拒绝做这社仓仓管啊。”

  “接,我能不接嘛,众望所期啊。”张超哈了口气,下雪天不冷化雪天冷,这天阴沉沉的也没有个太阳,哈气成霜,穿再多都觉得浑身冰寒。

  “我想好了,既然大家都要求我做这个仓管,那我就接。不过嘛,我也是很忙的,具体的事情嘛,我想好了,以后就由马账房你来管理,反正社仓里也就两三千石粮食而已,平时又没有什么进出,你兼管一下就好。具体的看护这些,也是有安排村民们轮流看守的。”

  既然推不掉,张超也不推了,但张超好歹也是坐拥千亩田地的地主,怎么可能事事亲为。自己还是有手下的嘛,马周就很合适,让他顺带兼管一下就好了。

  “哎哟,这个天好冷,我还是回屋里炕上猫着去了。”

  张超笼着手回了屋,留下马周一人站在寒风中凌乱。这东家,也太不讲理了,欺负老实人啊,我一人管着张家所有的账,既管账,还管钱,现在还要让我兼管社仓,太不讲理了。

  “东家,我要求加薪水!”

  张超头也没回,“这个要求可以考虑,你先做,要是做的好,我会考虑的。”

  推荐:《明末开封一秀才》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何?他是穿越户!(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