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二章:国丧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过推官,此后又升典牧所大使,此后一路平步青云,成为了辽东布政使,当然,因为铁岭丢失,他举家而逃,最终罢官。

  不过,罢不罢官都没有多大意义,毕竟身份和地位在,如今举家迁至锦州,早就成了所有文武大臣的座上宾了。

  他噗嗤一笑,忍不住道:“这可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吗?所谓仁义不施,报应不爽。所谓的天命昭昭,其实在我看来,不过是天理循环而已。”

  他的这番话,可谓是恶毒,以至于许多人觉得敏感,没有接话。

  这举人姓赵,叫赵文义。

  赵文义本来逃跑,是不该罢官的,毕竟许多人想要保他,可因为魏忠贤那边,总需要找几个人来背负兵败的责任,因而才将他直接罢黜了。

  为此,赵文义总是口不择言,说一些今上不似人君,与阉党势不两立之类的话,大家早就习惯了。

  “咳咳……车驾来了,大家别笑啦。”

  有人看不下去。

  让人看见了,感觉不好。

  果然,那装载着棺椁的车驾,徐徐而来。

  谁晓得,赵文义最激动,先是站起来,而后捶打着心口,口里大呼道:“呜呼,吾皇大行,置臣等于何地焉,圣皇宾天,悲不自胜啊……”

  于是,大家都嚎了起来。

  倒是没见多少泪,甚至还有人躲在人群里低笑着。

  众人又是哭,又是朝那棺椁三拜。

  赵文义一面说,一面干嚎,说着说着,禁不住又想笑了,于是拼命咳嗽,紧接着便车轱辘似地说一些吾皇圣明,遭遇不测之类的话。

  一旁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忍不住道:“赵先生,你这哭跟笑似的,算了,算了,你别说了,行大礼就是了。”

  赵文义瞪了这人一眼,理直气壮地道:“这是悲极生乐,你懂什么?你看这满辽东的百姓,不都跟过年似的吗?”

  “嘘……慎言。”

  跪在另一边的,则是当地的文武重臣。

  为首的,正是那老人,其余则做为副将、布政使人等。

  这些人倒是表现的比较克制,只是跪在道旁,恭迎大行皇帝。

  这老人此时却突的道:“多尔衮那边,接到了讯息了吧?”

  身旁的人便道:“想来这个时候,应该快马已至沈阳了,十之八九已收到了,东林军覆灭,他只怕已喜不自胜了。”

  “这些鞑子……”老人冷哼一声,道:“得意却也未必能忘形,陛下新丧,他们只怕又要组织进攻,到时……需赶紧向朝廷催讨钱粮,告诉朝廷,咱们现在十分艰难,举国同丧,在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事,若是鞑子再入宣府,兵临京城,就没有侥幸了。”

  “您看要多少合适。”

  “三千万两白银吧。”

  “啊……这是不是太多了,以往……”

  老人淡定地道:“今日不同往日了,现在不是死了不少将士吗,这袁崇焕等人谋反,我等要继续募兵!”

  “再者说了,现在内帑里有的是银子,国家大丧期间,那宫里的孤儿寡母,也担心咱们会闹出事来,一定会想办法安抚的。”

  那人顿时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眸发亮地道:“妙,妙啊……”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