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4章:“大海啸”(Ⅱ)_远东王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特点,是其装备之精良远远超出帝国方面的预期。游击队员不穿军装,也没有精美的铠甲,但是他们总会在棉大衣下面穿上一件特殊材料编织而成的内衬。按照远东政府的说法,这叫什么“星质防刺服”,乍看起来很轻薄,质地却出奇的坚韧,防御效果不逊于钢丝编制的锁子甲,为游击队员提供了有效的防护,同时还不会像帝国制式盔甲那样累赘笨重,更适合机动灵活的游击战。

  远东游击队员没有装备刀剑和长枪之类常规武器,也很少使用弓弩,他们的标志性武器是一杆代号“风之枪”的远东1624式气步枪,配有弹夹、气瓶和必要时可以装在枪筒下方进行肉搏的刺刀。

  最初,帝国军方没有把这种怪模怪样的武器当回事,认为其威力与小型弩弓相仿,无法对东征官兵造成致命伤害。然而在与游击队多次交锋过后,恩格尔将军及其麾下将领不得不承认大大低估了这种以高压气瓶发射子弹的新式武器。远东“风之枪”发射的子弹,射程与穿透力都比瓦雷斯各国军方装备的单兵弩弓强出一大截,更要命的是还能高速连射!游击队员只需要在五六百码开外锁定目标,轻轻扣下板机,枪口就会连续不断的喷射铅弹,对目标造成持续杀伤。

  根据这两个月来的统计,帝国军中那些穿布甲和皮甲的仆从步兵、工兵和后勤人员,遭到枪击非死即伤,身穿鳞甲的正规骑士和骑士侍从,倘若遭到“风之枪”连续射击,也将面临生命威胁。由于游击队员要么躲在暗处放冷枪,打一枪就换个地方,要么相隔数百码外狙击,己方遇袭官兵即便没有当场丧失战斗力,也很难做出有效的反击——弓弩的射程不如“风之枪”远,倘若试图拉进距离,迫近游击队员途中势必遭到连续枪击,很可能尚未接近敌人就中弹倒下,处境相当尴尬。

  为了避免伤亡,帝国东征军司令部不得不下达一则内部条令:建议遭遇远东游击队枪袭的官兵就地卧倒,寻找掩体躲避,倘若敌众我寡,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撤退。

  这条战术建议不仅要求帝国骑士放下面子在泥泞的地面上摸爬滚打,躲避子弹,还允许高贵的骑士们选择逃跑,而他们的对手甚至都算不上正规军,只是一群民兵和老百姓组成的游击队而已,可谓尊严丧尽,令人气馁。

  以恩格尔将军为首的帝国将领,现在已经顾不上考虑什么骑士尊严,由于东征作战进展不顺,帝国朝野上下质疑军方无能的批评日趋强烈,舆论氛围的急剧转变给帝国军方主战派带来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尽快在远东打开局面。

  既然恩格尔将军统率的东征陆军在浊浪江西岸深陷泥潭,主力部队至今仍然无法渡江作战,帝国朝野上下的主战派人士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海军身上,期待帝国海军司令夏尔·吕西安将军及其麾下舰队能够早日北上,尽快打破远东战场上令人失望的僵持局面。

  .。文学馆m.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