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9章 写书?_江贤裴千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下同学们的议论,刚刚好让江贤休息一会儿,前面三个,相对于切脉来说的话,相对于要简单的很多,江贤也是拿起了桌子上面的水杯,喝一口水,润润喉咙。

  而看到江贤准备说话的模样,场内的学生们顿时停止了议论,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江贤的身上。

  就连苏若雪,此时也屏住了呼吸,看着江贤,因为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江贤接下来所讲的,就是今天讲课的重点了。

  不仅仅是他们,就是那些旁听的学生们,全都是为了江贤接下来要说的话才过来的。

  江贤放下了手中的杯子,目光看着正前方的学生们,缓缓的说道: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本节仅论切脉,余未备述。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切脉辨证,早在《内经》、《难经》就有记载,经历三千年来的不断总结,对于何证出现何脉已有详细论述。但对证象与脉象间的内在联系,却无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学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脉证间的内在联系,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气血津液出现虚滞,五脏功能出现盛衰,才会出现不同脉证。”

  “只有弄清气血津液的生化输泄与五脏间的关系,才能将气血津液虚滞和五脏功能盛衰出现的证象与脉象联系起来,也才明白切脉能够察其五脏病变的道理所在。不同脉象的形成,与心脏、脉络、气血津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脉象的不同变化反映了心力强弱、脉络弛张、气血津液虚滞三个方面的变化。”

  “由于气血津液都需五脏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输泄,所以气血津液的虚滞也就反映了五脏功能的盛衰,从而反映于脉,形成不同的脉象。心脏搏动的强弱,脉络的弛张,是引起脉象变化的根源。心脏搏动有力,脉象随其病因证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数等脉;无力则脉象常呈迟细微弱等脉。”

  “心脏搏动与脉象起伏,都是肝系膜络交替收缩与舒张的反映。如果血络松弛则呈孺、缓;紧张则呈弦紧;痉挛则呈结代等等。只有将固定的心脏、脉络和流动的气、血、津液连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脉象变化的本质,对于何证出现何脉才有理有据,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气血津液虚滞变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脉象。”

  “……”

  江贤在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微微的停顿了下来,随后看向了场内的学生们在不断的记录着。

  他们想要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