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5章 研究方向_江贤裴千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一旦江贤前往黑洲遇害的话,那么他们则是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对于江贤,他们可是一直抱着一丝的希望。

  随后江贤在和杨教授又聊了几句之后,便给了场内的这些人一些大致的研究方向。

  1.灭活疫苗

  将EBOV通过福尔马林灭活或热灭活后,灭活的EBOV不能对非人灵长类提供保护。此外,通过碘萘基叠氮化物灭活病毒,可保护机体免遭致死性病毒的攻击,但如果使用γ射线灭活,就不会达到同样的保护效果,说明灭活方法可能会影响病毒蛋白的结构和免疫原性。虽然灭活疫苗可避免预存免疫和载体本身诱导的免疫反应问题,但须在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操作活病毒,成本高,且面临安全性等问题,限制了此类疫苗的发展。

  2.复制子疫苗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svirus,VEEV)复制子表达EBOV糖蛋白(GP)或核蛋白(NP)后,被用于埃博拉疫苗的研究。单独免疫表达NP的VEEV复制子可对小鼠提供完全保护,单独免疫表达GP的VEEV复制子可对豚鼠提供完全保护,将二者联合免疫,既可保护小鼠,又可保护豚鼠。

  但不论是单独免疫还是联合免疫,即使免疫剂量为107病灶形成单位(focus-,FFU)也不能保护短尾猴。当免疫剂量达到时,才可保护非人灵长类。需高剂量免疫和预存免疫限制了此疫苗在人类中的应用。库京病毒,为黄病毒家族的一员,具有自我复制RNA能力,以此病毒为基础制备的复制子疫苗可保护25%至86%的豚鼠。此疫苗未在非人灵长类中进行评价,且虽然VEEV复制子疫苗对豚鼠提供100%保护,但需要高剂量才能保护非人灵长类,因此库京病毒复制子疫苗的前景不被看好。

  3.亚单位疫苗

  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内生产EBOVGP蛋白并纯化后,免疫豚鼠1次,或在免疫DNA疫苗后作为加强免疫,可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但不能保护机体免遭病毒的攻击,且保护率与中和抗体水平间无对应关系。

  病毒样颗粒(virus-,VLPs)以其独特特点吸引研究者关注:可对免疫个体进行多次免疫;由于VLPs空间结构与天然病毒相似,因此诱导中和抗体的能力比可溶性抗原更强;

  VLPs易被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捕获,从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可将免疫刺激分子融合表达于VLPs中,用以增强免疫反应。最早的研究是将表达GP和VP40蛋白的DNA载体转染人293T细胞后获得,3次免疫后,可保护小鼠。

  如果在VLPs中加入佐剂,2次免疫小鼠即可抵抗高剂量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