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瀚海风云三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直接炸死,少部分幸存者也是浑身带伤,大都是被弹片和船只爆炸的穿刺击伤。唯有真正被他们的“上帝”眷顾的士兵幸存,大量的血水将湖面染红。

  遭受炮击之后的毛熊船只移动得更快,因为复兴军的火炮射速极快,如果不快速抵达登陆的滩涂,那么他们将会被击沉。

  没有办法,大多数毛熊士兵都不会游泳。就算是会游泳,以西伯利亚已经开始步入寒冬的十一月,冰冷的湖水将会让他们的体力和体温快速消失,最后被冻死在湖里。

  只要到了滩涂,哪怕是己方兵力折损大半,但是只要放下武器,他们将不再被死神召唤。

  这得益于复兴军的俘虏政策,每天虽然两顿勉强吃饱的食物(虽然他们吃不惯),然后就是在前线帮忙挖掘和修复战壕,运气好的还能被派到较高的安全地带对他们的同胞用俄语喊话。

  喊话的内容也极为诱人,只要投降,他们将获得食物、棉衣。

  要知道随着十月的结束,西伯利亚的寒风呼啸让伊尔库茨克集结三十多万毛熊士兵苦不堪言。

  复兴军不到十万人的规模,加上运输里程短,补给需求刚好可以满足。

  从伊尔库茨克到莫斯科,直线里程长达4200多公里,运输距离最少是复兴军的十倍(铁路有直线?),并且原本毛熊的后勤运输就极为混乱。哪怕是开战十个月,他们也只是在原本的效率上提升了不到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在前期主要运输的是士兵、弹药和食物。等到十一月的气温日渐寒冷,大量的士兵开始出现冻伤。

  虽然不至于冻死人,但是衣衫单薄的士兵如果离开温暖超过半天就会生病。

  斯柳江卡防线,第二十八师师长何海清快步走向堑壕,身边几个警卫走在前后掩护。

  参谋长李杜在后面边走边说:“今天是敌人第六次进攻,不过他们缺少御寒的衣物,昨天夜里探照灯发现有少量敌人在我们射击范围之外搜罗弹药和衣物。”

  何海清自顾自的走着:“炮兵那边怎么样了?我听说有两门炮因为打得太多,炮管损坏了?”

  “无法修复,只能等后方调剂新炮过来了。”

  “行,让他们缓着点打,虽然敌人进攻来势汹汹,挡住敌人也不是只靠炮兵的。”

  见到师长过来,很多士兵都快速的起身敬礼,何海清摆手示意他们继续休息。等一直到了最前线的阵地,何海清从警卫手中接过望远镜。

  望远镜中,铁丝网在混凝土固定的基座上的木桩上组成密密麻麻的障碍,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两三个士兵在加固和维修损坏的地方。

  铁丝网周围全是毛熊的尸体,血水在低洼处汇集,不少被炮弹炸出的弹坑更是被尸体堆满。三两成群的复兴军小心翼翼的查看有没有伪装死亡的敌人,遇到受伤未死的也用刺刀将其击毙。还有几个抬着担架的士兵将枪支弹药放在担架上,佝偻着腰快速在山坡上移动,将战利品运送到阵地中。

  “炮袭!!隐蔽!!!”

  不远处响起哨兵的声音,还在观望的何海清被警卫连拖带拽的塞进防炮洞。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