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4 保加利亚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是在东南亚、印度、澳洲、非洲等可以生产粮食及原材料的地方提高产品价格,甚至不少地方发生了“动乱”无法继续进行贸易往来。

  华夏、白头鹰两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以及落魄了的西班牙,北欧的挪威和瑞典在这个时候贸易成倍的增加。

  仅从十二月中旬开始,德国、奥匈、意大利从华夏进口的工业半成品就上涨了一倍,价格却因为优惠条约只增长了四分之一。

  而华夏的南洋六省、东北诸省在这个时候加大了农业出口。

  和其他国家出口的农产品不一样,华夏出产的农产品都是肉制品罐头、水果罐头、饼干这样经过粗加工可以长期保存的食品。

  武器和粮食,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类别东西在这个时候成为全世界最为需要的。

  南美的石油、钢铁、硝石等原料也在一船船的运往中欧。

  风起云涌,世界大战已经成为定局。

  因为华夏当前的力量沙俄根本无法扭转战局的劣势,但却又不甘心失败。

  在英法的斡旋下虽然双方没有达成和平,但却默契的都停止对亚尔斯克的增兵。

  在白头鹰的调停下,华夏更是同意了不会对布拉茨克的二十万沙俄军队发起攻击,但沙俄在布拉茨克的军队必须在明年四月1日前全部退到叶尼塞河以西。

  虽然不知道英法和沙俄怎么商议的,韦珣也能猜出个七八分。

  同盟国和华夏都想要先解决沙俄,然后逼迫英国人退场,碾压法国。协约国的战略却是先击败德奥,逼迫意大利转变阵营,然后联合白头鹰对华夏发起最后的进攻。

  华夏广袤的国土,庞大的人口,逐渐发达的工业都在告知所有想要和华夏开战的国家需要承受巨大的代价。

  仅仅是英法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在陆地上击败华夏,英国人的算盘无非是将基督世界的强国都联合起来,一起到华夏的领土上瓜分财产。

  有风险有损失大家一起承担,无疑会让英国可以接受。如果仅仅是目前这样协约国中的英法日俄进攻华夏,徒耗钱粮兵力之外,也会给同盟国机会。

  大家一起上,损失都一样才是最好的做法。

  在分析出沙俄不签订停战协议的真实目的是在结束欧洲战事再回头“收复”被华夏占领的叶尼塞河以东之后,韦珣也就安心了。

  不签订协议但双方为了积蓄力量面对接下来更大的战争,绝对不会大动干戈。

  布拉茨克二十万俄军老兵对于沙俄来是力量的增强,这些经过战火淬炼的老兵会是沙俄军队的中坚力量。

  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尽快在叶尼塞河以东的区域稳固统治,华夏同意了这个要求。

  原本内阁是不同意这个意见的,但在韦珣的坚持下,勉强通过了这个议案。

  韦珣也不担心这二十万人能起多大的风浪,如果调到俄属波兰的战争,三五个月的对抗就会让这些人所剩无几。

  即便在亚尔斯克和华夏对抗,华夏也完全不担心。因为到时候的沙俄必定因为列同志而内忧外患。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