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 意呆利退盟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危机。

  意呆利在这个时候也觉察出局势不妙,因为看似强大的奥匈帝国腹地的军队战斗力不如奥地利军团和匈牙利军团,奥斯曼的战斗意志虽然也不错,但训练和军官素质都赶不上英法联军。

  在国土被占领超过八成的情况下,意呆利面对英法抛出的橄榄枝,已经有所意动,加上华夏已经宣布退盟三个月,本来看起来劈波斩浪的大船似乎开始进水了。

  意呆利明智的选择脱离同盟国阵营,原本流亡的政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意呆利南部山区残存的兵力宣布投降,之后意呆利国王以前往卡塔尼亚重新鼓舞士气组织反击的名义离开奥匈。

  还没有到达卡塔尼亚,行踪隐秘意呆利国王就在海上被英法舰队用舰炮“擒获”。

  国王被擒获,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接下来就是承认失败和投降。

  意呆利这一手可以说玩得极其精妙,哪怕其中疑点重重,但意呆利的做法却又合情合理。

  只是为什么秘密前往卡塔尼亚的意呆利国王会被英法知道行踪,这估计是协约国内部的最高机密。

  但这些过程不论怎么样,意呆利终究还是投降了。

  意呆利的投降不像沙俄那样直接脱离战争宣布中立,当然沙俄保持中立也有着华夏和德国支持的国王派和工人派要内战的原因。

  投降的意呆利面对英法开出部队意呆利做出战争惩罚的条件,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协约国阵营。

  原本英法还需要不少部队稳定意呆利半岛的治安,此时意呆利投降之后,没了掣肘的英法也就拥有了更多兵力向巴尔干战场进行增援。

  尤其是意呆利也出兵四十万,可以说将在巴尔干占据优势的同盟国硬生生拉到的均势。

  正所谓一子落错,满盘皆输。

  同盟国在沙俄投降,白头鹰加入阵营之后的大好局面不仅没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反而是胜极转衰。

  英法的谋划此时已经极为清晰,意呆利很有可能事先和英法达成某种协议。

  英法联军已经进入塞尔维亚南部,下一步不论是威胁匈牙利平原还是前往罗马尼亚亦或者进攻北马其顿,都是不错的棋局。

  英法似乎要翻盘了?但有那么容易吗?

  这几个月华夏可不是一点事情都没做,除了因为第三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而召开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圆满结束之外,华夏还和两大阵营无暇顾及的南美多个国家和远在西欧的西班牙以及中南南部两个大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像是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几个国家,更是华夏建立贸易关系的主要潜在对象。

  随后华夏以多个中立国家的订单在前,减少了协约国的物资供应。

  直接腰斩一半的战争物资让英法想要继续增兵巴尔干半岛的计划缩水部分。

  但协约国想要开辟巴尔干战场,帮助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复国的决心并不会因此动摇。

  面对常规陆军装备和部分战争物资华夏减少了供应的情况下,协约国加大了对华夏玄武坦克的采购数量。

  (创作不易,书友们请到塔读阅读本书,塔读免费阅读的,算是对作者的支持吧,你的支持是作者码字的动力,书友Q群552866588)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