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5章 国债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稳定,很多部门的职员多余了起来,对于这个情况韦旭是知道后立即要求内阁想办法。

  结果就是在1912年开始,整个华夏不仅干部离职搞生产,退役军人,毕业的学生都开始搞生产。

  不论是小门小户搞的养殖场和中草药种植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种植,还是小有家财在县里开个砖瓦场,亦或者组建运输车队,搞个工程队,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经受过一定教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的苦哈哈。

  像是张家三兄弟,老大张从禹种植烟草了四十亩烟草,一年赚个六七十华元没问题,老二张从尧搞的行业是为四里八乡的村子建设房屋,顺带着打打井,承接一些县里修补道路和水利的活,手下三支建筑队,一年也能赚个五十块没问题。

  老三张从舜就更厉害了,先是承包了一片土地搞起中草药种植,然后赚了钱全县第一个开砖瓦的就是他,现在又开了个水泥生产场,依旧是县里拔尖的人物。

  现在的华夏,除非是运到不好家里有病人拖累的,谁家没个三五块是要被人鄙视的。

  毕竟哪怕是进不去工厂,给人打零工干活,再租种几亩地,一年下来也能存个五块六块的。

  借着这次国债集资,华夏将国债下发到每个镇,动员各村干部讲解和推动国债的购买。

  不少村长动起心思,找村里有能力的带头就是从镇里县里看看有没有项目,想着借着这些人来动员一下,接下来完成更多的任务。

  西南搞烟草种植和中草药这类种植是最基本的生产要求,摆脱贫瘠的山地,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发展更为赚钱的行当,这是各地官员最需要做的事情。

  不以纳税论多少论功绩,但任上的辖区纳税增长率却成为了考核政绩的大头。

  村长是和张家三兄弟同学关系,刚好又调到了村里任干部,不过还没来得及等他拉关系人家就已经离职发家了。

  可惜张家村的人对他不咋个信任,在任两年都是古井无波,种烟草种草药这些人都觉得不靠谱,都盯着那点玉米和水稻了。

  眼看第三年就要到来,如果再拿不出起眼的政绩,恐怕他就要被调到清闲职位碌碌此生了。

  一想着隔壁兴龙县的发展,他就有些羡慕了。

  兴龙县几乎所有的土地上都种植上了烟草和草药,每年吃的稻米蔬菜都要从其他县买。

  整个兴龙县,华夏皇室的老家一群姻亲关系都沾到了光,带动全县搞生产搞种植。

  同样的政策在他们这里却不咋个行得通,石漠化的地形让整个县多次经历了饥荒,对于粮食看得比天还大。

  现在张家三兄弟带头,村里接下来做工作估计会好做多吧。

  看着张家老大一脚一泥的走出村子,村长满是苦涩,这泥巴路这次全国基建不知道修不修呢?要是修好了,张家三兄弟就能开着车进来了,不用停在那路边,还要专门派人去帮忙看着免得被孩子玩闹弄坏。

  张家村不止一处,整个华夏不到一个月时间全国就购买了三十亿国债,着实让华夏的内阁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对华夏接下来的基建计划更有信心。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