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巴尔干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很多人总有一个错觉,那就是奥匈帝国的陆军战斗力孱弱。

  然而这其中的原因是民族众多,指挥体系复杂,实际上奥匈帝国的陆军并不弱,甚至不少部队和德国的现役部队比起来也差不了太多。

  构成奥匈帝国军队的共有帝国近卫军团,奥地利军团、波西米亚军团、匈牙利军团、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克罗地亚军团、斯洛文尼亚军团。

  奥匈进行军事改革的原因是韦珣担心奥匈战斗力,在进行一次军官交流团参观之后,见识到了奥匈复杂的指挥体系和重重的民族矛盾。

  德国和华夏就不断其改革军队,而德国和华夏也保证不论是外交还是镇压叛乱方面给予奥匈绝对的支持。

  简单来说就是德国保证必要的时候出兵,华夏保证在奥匈因为军事改革内乱的时候出钱出物资。

  而早有改变帝国军队意向的奥匈也在德国和华夏的支持下进行了改编。虽然奥匈皇帝弗朗茨让出了不少的政治利益,但终究还是完成了初步的改革。

  在以地区和民族划分军团之后,奥匈帝国的军队战斗力就呈两极分化,帝国近卫军团和奥地利军团可以称得上和法国陆军差不多的一流陆军,因为他们的主要构成的士兵是德意志人。

  处于第二梯队的是波西米亚人组成的波西米亚军团和匈牙利军团,虽然比不上英法陆军那般精锐,但也勉强算得上是一流垫底的纯在,比白头鹰还要强一点。

  第三梯队的就是其他的军团,战斗意志差,矛盾重重,都想着民族主义去了。

  尤其是匈牙利军团,战斗力不错,但也是无利不起早,在占领罗马尼亚可以获得利益的时候表现优秀,在进攻沙俄的时候只能算是二流。

  不过现在协约国眼看着就要攻入匈牙利平原,哪怕是再不想和奥地利这个“大哥”好好过日子,面对匈牙利被进攻的情况也是爆发了全部的战斗力。

  协约国因为巴尔干的局势进展快速,却忽略了巴尔干所谓的协约国一百七十余万大军都有哪些人。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算得上一流的部队,可塞尔维亚如今的部队仅有十五万不到,罗马尼亚也仅有二十八万。

  剩下的希腊拥兵、二十万,意呆利也投入了五十万人到了战场。可这两个家伙,是什么战斗力?希腊连奥斯曼都打不过,意呆利连埃塞俄比亚都打不过,可见是什么货色了。

  也就是说协约国在巴尔干和同盟国的战斗力相差不大,都有各自的问题。

  而打破这个平衡的就是华夏不限量销往同盟国的战机,制空优势让同盟国在埃迪尔内和贝尔格莱德取得了不错的胜利。

  尤其是流亡的保加利亚高层和二十余万士兵重回故土,这对于同盟国来说又多了一员小将,防御罗马尼亚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华夏国防部则认为巴尔干南部遍布山区丘陵,同盟国现在在巴尔干取得的略微优势到了对防守有利的地形之后可能就此陷入僵局。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