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八章 贼秀才先动手_汉儿不为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爷可曾想过,若不经营中原,江南太平军北进,王爷如何处之?如今王爷是兵强马壮,可那贼秀才同样也虎视北方,他有唐藩,王爷有燕藩,下官窃以为,如今这争天下的已无满清之事,只在王爷和那贼秀才。若王爷不经营河南,以何阻挡贼秀才,若河南落于贼秀才之手,满清如今之局面又何尝不是王爷日后之结局?...

  王爷大军北上,中原却空虚无比,若下官是贼秀才,必趁此举兵北进,一举拿下河南!届时有江淮可依,攻守皆可者便成了他贼秀才,而非王爷。再者若丢了河南,王爷大军和陕甘云贵亦会被切断,王爷空有北地却失根本,到头了恐怕是为那贼秀才驱虎吞狼了。”

  李国英说的明白,螳螂是谁,黄雀是谁,自是不难分辨。胡于宣和方献亭都是面色一变,一直以来他们考虑的都是比贼秀才抢先一步拿下北京,然后借助光复故都的声势和二十万精兵强将南下和贼秀才一决高下,却不曾考虑过贼秀才会不会如李国英所说,趁吴军渡过黄河大举北上之际,突然出兵河南。若真那样,天时地利就叫贼秀才占去了。

  吴三桂注意听着,但未做声。从前他听洪承畴的劝起兵反清,入川谋陕,却不以为他能很快就兵进中原,但形势变化之快,虚弱的满清和光复北京的巨大诱惑已让他再难以停止步伐。李国英献潼关后,他更多的考虑是一鼓作气拿下中原,打下北京,然后挟光复北京之势和北方的精兵南下,却不曾考虑贼秀才是不是会如他所愿,坐视他消灭满清拿下北京。

  李国英所言让吴三桂深深的认识到自己或许太乐观了,一心捕蝉的同时,却没注意身后还有一只黄雀在虎视于他。他从来没有轻视过贼秀才,他很清楚,一旦自己拿下北京,则和贼秀才的内战不可避免,毕竟皇帝只能有一个,不论他和贼秀才内心里到底有没有想过取明自代,二人之间总要决出一个胜者。也只有那个最终的胜者才能真正享受这么多年明清相争的果实。

  只是贼秀才真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满清未灭,就挑起内战,同室操戈么?!

  吴三桂不敢率先发起内战,因为他知道人心的可怕,他畏惧会担上第二个孙可望的恶名,他害怕天下人的刀诛笔伐,所以他忍住了图谋湖广的冲动,也严令不得和太平军发生冲突,只一心挥师北伐,将光复首功抢到手。只有那时,他吴三桂才能成为复明的第一功臣,他手中的朱由榔也才能真正成为法统上的皇帝第一人,而不是在南都登基的唐王。也只有到那时,他才能光明正大的讨伐窃居帝位的唐藩和不服朝廷号令的贼秀才,从而不必担心人心不在他吴三桂一边。

  但他吴三桂能忍,贼秀才也能忍吗?

  吴三桂的呼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