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_汉儿不为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氏南宗相比北宗几无污点,让他们代替北宗,无疑能够树立曲阜孔府的正气和气节。这个方案的背后,则是徐应元所坚持的不可废儒。

  周士相听了有些心动,这个时代毕竟不是他的前世,儒家思想对于人心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不管是朝堂还是乡野,孔圣这两个字有着远超过皇帝的威望。更重要的是,所有读书人,或者说每一个识字的人,理论上都是孔圣门人,是儒家弟子。因此他想彻底废儒,革新政治,建立新学,等同与天下读书人做对。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人敢做这件事。唯一做的那位,身死之后立即被反攻倒算,以至污名数十年。

  对于儒家思想,周士相虽是秀才,可实际也是半吊子,理解得并不深。可他很清楚,现在这个时代的弊端百分百都是由儒家思想延伸而来,诸如民间的宗族、朝廷取士的科举,治国理念、士绅特权等。

  儒家就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两千年来,这个筐里装的不再是孔子原先的思想,而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理念。

  统治阶级的利益必然损害百姓利益,儒家需要统治者支持,必然就要为统治者服务。由此,这门学说已经扼杀了汉族的创造性和开拓性。至少,在眼下,已经彻底成了束缚明朝向前发展的枷索。

  周士相要改革科举,要立新学,要以新学取士,更要培养新的军功阶层,将汉族被打断的脊梁重新接起来,使之能够重新傲立东方,并且在这个大航海已经到来的时代和西方人争夺,那么就必须废儒。因为儒家已经和这个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将其彻底废除,那么周士相做的种种措施,都不过是在腐烂的地基上砌墙补洞,哪怕勉强建立起一座大楼,未来,总还是要塌的。

  这个世上,有背叛阶级的个人,却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已经取得统治权的儒家中,可以出现几个“离经叛道”的,但却不可能所有人都背弃带给他们地位和利益的儒家。

  顾炎武这个大儒,便是“离经叛道”的一员,他的学说,其实跟儒家的传统思想完全不同。儒家提倡忠君,顾炎武在南都却公然提出虚君,甚至在大讨论时,认为天下事完全可以由有本事的人处置,皇帝大可以不要。

  这,在周士相听来,肯定是深为赞同的。可在别的儒家弟子听来,那就不亚于是杀他父母般了。

  黄宗羲等人为什么会在南都得到那么多官绅的支持,可以说整个南都城中,包括首辅郭之奇在内的八成官员,都是强烈反对顾炎武的虚君一说的。其本质就是顾炎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儒学已无用,但他却在儒学身上挖了个洞,这个洞要是不补上,那么儒学的统治地位肯定会受到重创。

  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拜了一辈子的孔庙,突然有一天,这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