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三章 暂罢朝会_汉儿不为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之相倒还罢了,虽资历浅薄,却不曾失节过。可那袁廓宇不但做过伪清的偏沅巡抚,更是洪承畴的门生,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这叫人如何服气?最让人不耻的是,袁廓宇身为洪承畴的门生,却坐视恩师之子洪士铭被杀,无情无义。这种人却堂而皇之的在朝堂占有高位,当真是叫人寒心。

  “阁老”一称本是专指内阁首辅、次辅,概因有明一代,能为首辅、次辅的年纪都不小,不过如今的定武朝堂,首辅郭之奇四十许几,次辅洪育鳌也不到六十,一为首辅,一为次辅,称声阁老倒也过得去。那丁之相和袁廓宇只是入阁理事,乃为阁臣,又都未到四十,却也被人叫做阁老,自是有些不合规矩。

  郭之奇听到了那官员的牢骚,只摇摇头,不予理会。洪育鳌更是不会理会这种细枝末节,二人只看了一眼便转过身子,继续凝神望着尚未开启的大明门。

  “二位阁老小心!”

  “无妨无妨,大伙一块走吧!”

  “二位阁老先请!”

  在一众有心攀附的官员簇拥下,丁之相和袁廓宇笑着走向大明门前。

  “哼,小人得道!”

  “嘘!”

  人群中不知谁低声吼了一声,立时便有身边人止住了他。

  见郭之奇和洪育鳌在前面,丁之相和袁廓宇对视一眼,却是就此停了下来,并不过去。他二人这一举动再是清楚不过,很快,大明门前的官员便分成了两团,内中夹杂着一些不愿摆明立场的官员,倒也是径渭分明。

  等得无聊,郭之奇便与洪育鳌说起齐王新近办的两件大事,一是江南清欠,一是盐政整顿。他二人并非江南出身,对于江南清欠抱的态度是可有可无,因为他们深知,齐王抗旨顶着舆论强行在江南清欠,所为乃是为北伐中原积储钱粮。

  盐务整顿同样如此,大军未行,粮草先动。又如齐王在致郭之奇书信所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经过连番大战,齐王手中已无多少钱粮,若不再开源,恐财政难以维持。要是连维持朝廷和三军所需钱粮都不足数,北伐中原,恢复故都自是无从提起。而要开源,还要短时间便能见到大批钱粮,清欠自是最好办法,只是此策于短期有利,放长远却是弊大于利。

  盐务整顿倒也罢了,自古盐铁便是由朝廷专卖,齐王重新理清盐务,增加朝廷税收,无可厚非。江南清欠却将江南的士绅都得罪了,一些地方更是闹得怨声载道,激起民变,这未免就有些激进了。且清欠对象过于笼统,并不曾划分明确,一些曾为抗清出过力的士绅也被强令催征,使得朝廷在江南人心大失,长此下去,恐非善策。

  “哭庙一案就办得太狠,那些秀才再怎么也罪不致死,如今苏州百姓都说咱大明朝还不如大清朝呢...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