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印度洋上_以革命的名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八字真诀,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一定寄托,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力图摆脱现世的流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从者日众。乾隆三十九年,教首樊明德在河南向教徒提出已到“末劫年”,将要“换乾坤,换世界”。稍后,刘松﹑刘之协﹑宋之清等在湖北﹑四川﹑安徽等地传教时,又提出“弥勒转世,当辅牛八”(牛八即朱字拆写,暗指明朝后裔),宣称“黄天将死,苍天将生”,入其教则可免一切水火刀兵灾厄。入教后,“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习教之人,“穿衣吃饭,不分尔我”,“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等。到干隆末年,白莲教已发展成一支强大的势力,并酝酿举行武装起义。

  也就在这一年,17岁的王聪儿正随同她的母亲一起走在逃难途中。

  ……

  太阳落山,印度洋海面上残阳如血,一艘悬挂英国“米”字旗的二桅商船正从马德拉斯港口出发,数十位水手在甲板上下紧张而有熟练地忙活着,船上装载着大些从印度购买的土特产,还有少量英国本土货,准备开往神秘的东方国度。

  此时的王继业正一脸沮丧的站在船头甲板上,双眼无神地他正盯着逐渐远去的繁忙海港直发愁。就在他的身后不远处,秃顶的斯文特船长兴奋地哼着黄色小调,那是他回味昨晚在马德拉斯酒吧与一位美婆娘的激情之夜。

  两个多月前,王继业终于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孟加拉的库尔纳城。在那里,顾不得旅途劳累的王继业高兴地向着父母以及家族所有长老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从在英国普利茅斯海军军官学校学习,到土伦战败被俘后巧遇赵凯(安德鲁)将军,并与他由同胞结交为革命同志,两人约定将联合所有有志之士,以毕生经历共同推翻满清帝制,在中国建立真正民主共和。

  就当王继业毫不保留地重复了他与赵凯的整个计划后,整个家族包括自己的族长父亲,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表示支持,从慷慨激扬的讲演到后来的亲情表达,大家依然是沉默无语。只是到了最后,作为族长的父亲站起来他告诉儿子:早在半年前,家族长老会刚刚接受英国殖民地驻孟加拉的总督建议,宣布全族放弃了明朝后裔的身份,集体加入英国籍。所以,对于儿子的倡议,家族上下包括他本人,都不会赞同,甚至是竭力反对。相反,他积极还劝说王继业不要与那个山岳屠夫搅混在一起,回到家中他应该继承家业去经商,做个大英帝国下的顺民未尝不是件好事。

  王继业相当失望,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在确信家族那不可更改的决定后,他毅然在第二天离家出走,陪同斯文特船长重返印度洋,并顺着印度半岛东部沿海边航行边做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