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尚书、金尚书、俞尚书、石尚书、江尚书、王通政,一人一盏。”朱祁钰让兴安拿出了九盏轻油灯。

  朱祁钰被骂作独夫民贼,但是朱祁钰有什么好物,都会分享给大家一起用。

  正如他总是和国帑分账,兵仗局的铸币税,市舶司钞关的商税,都是如此。

  于谦、石亨、胡濙、王直、金濂、江渊、俞士悦、石璞、王文,是当下大明朝绝对的权利核心。

  “一人灯油可只有百斤,可悠着点用啊。”朱祁钰笑着说道:“多乎哉,不多也。”

  朱祁钰只有两千多斤的轻油,再多,他也没有了。

  于谦和胡濙已经见识过了这灯的亮度,兴安近灯打亮的时候,金濂伸手遮着眼说道:“陛下,此物,好物啊!”

  “如果可以家家户户一盏灯,那…那简直是…天下大同,治平之世啊!陛下。”

  有两个成语,第一个是凿壁借光,一个是囊萤映雪。

  如果可以家家户户有一盏灯。

  万古长夜,便不再是黑暗。

  朱祁钰简单解释了下石油和提炼轻油的工艺,还有产量。

  主要是产量。

  延长县的油井,得凿三十丈,也就是将近九十米,才会有稳定的石油产出,而且产量极低,大约一年能有两百吨,别说照亮大明了,就是照亮官署都困难。

  “鱼油其实也可以当灯油烧,但是太奢侈了。”朱祁钰又说了一种燃料,鱼油。

  但是鱼油这种东西,是吃的。

  柴米油盐,都是生活所需。

  鱼油不是烧的,是用来吃的,而且很贵很贵,在大明更多是当做药材在使用。

  治疗夜盲症,鱼油是最好的良药。

  琉球国每年上贡,是大明鱼油最大来源,一年不过三十万斤,大约有一百五十吨。

  对大明近两千万户而言,一百五十吨鱼油,杯水车薪。

  “石油此物如此珍贵吗?”金濂的眼神变得黯淡了下来。

  石油提炼轻油比鱼油还要贵重,想要照亮大明,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是真的好亮。

  朱祁钰平静的说道:“朕曾经听闻,在西域一些地方,跺跺脚就能冒油,甚至会多到从地上喷薄而出,连续烧灼数年而不熄灭。”

  “胡尚书,有没有这种传闻?”

  胡濙一愣,他倒是没有听过这种传闻,但是陛下听说了这种传闻,那必然是有这种传闻!

  “西域有大秦国使者,臣倒是听闻尼古劳兹提起过,确有其事,此物在西域一些地方,本就寻常之物,如山中石块,予取予夺。”

  “富可流油,遍地黑金。”胡濙满是赞同的为陛下所说做了注脚。

  这是一种叙事方法,为大明开海做注脚。

  汉唐喜欢说罗马遍地黄金白银,门框是象牙做的;罗马说中国遍地精铁、丝绸、精美瓷器。

  其目的都是为了开边的政治目的。

  金濂信了。

  他为什么会信陛下这种夸张的论述呢?

  因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