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百九十八章 飞鸟尽,良弓藏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谦的官印,每一个都位高权重,每一个都是实权,再过几日朝会之后,于谦还会收获一枚印,华盖殿大学士。

  “官人有痰疾,不如就此致仕吧,也算是功成名就,急流勇退了。”董氏看着发呆的夫君,低声说着自己的意见。

  她家夫君可能要做宰相了,她也是知道的,于谦回到家里,也会和儿子于冕说些朝中的事儿。

  于冕寄情于书画,对朝中之事,也就是听听作罢,但是董氏记在心里,颇为担忧。

  致仕之后,就只剩下一个文安侯印,这样一来,于谦府中上上下下,才最安稳。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戏,董氏也听了大半辈子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于谦此时距离权臣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踏出了这一步,要么是于谦死,要么是皇帝死。

  而于谦的性子而言,于谦必败无疑。

  所以,此时致仕,的确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夫人以为陛下长相如何?”于谦将印绶放到了盒子里,归置到一旁,只要坐班,这几枚印绶,他都得带着。

  董氏想起了御道两侧,那些延颈探望的京师女子说道:“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英气十足。”

  “好端端的怎么说起了这个,说你致仕的事儿。”

  于谦看着那些印绶,再看看满桌子的军机要务,颇为笃定的说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遂去,所以才齐遗大夫种书说,飞鸟尽良弓藏。”

  飞鸟尽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完成卧薪尝胆之后,离开越王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因为范蠡觉得勾践脖子长,嘴像鸟喙。

  于谦拿起了那写厚重的题本说道:“陛下不是越王,我也不是范蠡。大明看似歌舞升平,却是暗流涌动,此时我走了,何谈为臣之道,实乃不忠之臣。”

  “我本就不擅长明哲保身,得陛下庇佑,方有今日。”

  于谦不是全能的人,甚至他有很多事做不到。

  他就不会贪腐,跟陛下玩桌游《反腐抓贪》无论如何都赢不了一局;

  他不会明哲保身,王振问他入京送什么礼物,于谦说他送两袖清风;

  他不懂得如何虚与委蛇,在山西巡抚,盯着还是大同总兵官的石亨弹劾,最终结下了梁子,而且是生死之敌;

  他更不善变通之道,一句言南迁者斩,把所有人的退路都堵死了,也把所有人都开罪了,一旦京师之战不顺,到时候大家都得死。

  于谦就是这么个人,现在他又明白了一件他做不到的事儿,急流勇退。

  他放不下。

  “官人早些歇息吧,陛下可是明旨过了亥时,官人还要看书阅本,就要我禀报陛下严惩不贷。”董氏合上了于谦手中的题本,这都已经亥时了,于谦不下班,就是抗旨不遵。

  董氏犹豫了下说道:“其实我觉得,夫君和陛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