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节发重了,所以改为相关资料,对不起大家!_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识储备很不够。暂时能够达到助理研究员水平的学生数量非常少,初步估计需要4~5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培养出第一批足够数量的助理研究员和少量dúlì研究员,这个过程省不得。”钱三强接话道。

  “恩,我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钱伟长点头道,“让人遗憾的是,四五年后,国外的科技,尤其是因为战争,说不定又要向前发展一大块,我们还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唉,真有些着急啊!”

  “这个没有办法,砍柴不误磨刀工。没有足够数量的基础研究人员和必要水平的工程师配合,实物制造根本无从谈起,我们只能暂时做一些纯理论的方向xìng研究。好在这里的大学城附属的印刷厂设备数量充足,我们需要先把原来星条旗没收走的,不让我们带回国的各种书籍资料,凭借回忆默写和重新推算印刷出来,分发给各学生,只有这个基础做好了,再加上这几年内陆续想办法自制出一些研究器材和设备,才能进行真正的研究工作。伟长先生,你上周新出版的《弹xìng力学》我看了,感觉很不错。”钱学森开口道。

  “哈哈,谢谢!”

  “学森先生说的对,好在这里的电力供应非常充足,不用担心缺电造成的科研止步。”钱三强点头同意,然后转首问向雷达专家范奕晖(读者大大龙套角sè)、火炮专家梁万庆(读者大大龙套角sè)等人,“奕晖先生,万庆先生,你们那边是不是好一点?”

  “我这里还不错,红党提供了几部缴获自倭寇的雷达,有三式一号三型jǐng戒机3部,三式空六号jǐng戒机4部,四式jǐng戒机2部,要地用二型机1部,野战移动用jǐng戒机2部,四号一型标定机3部,四号三型改1标定机3部,二式一号一型jǐng戒机1部,比我想的数量种类要丰富的多。通过实机拆解和分析,可以让学生们一边动手摸索一边熟悉设备,学起来兴趣足效率高。”雷达专家范奕晖笑着答道。

  “我这里也还行,倭寇的150mm重炮,苏联的155mm加农炮,以及各种口径的105mm、75mm火炮,炎黄红党军方都有样品,并且必要的火炮军工厂也已经投产。参观军工厂的那天我特意留心看了,虽然炮管的生产数量不算特别多,但是设备非常先进,甚至我觉得比星条旗国内还先进,但是我询问工人,他们也只是知道设备怎么用,具体设备是哪国哪里生产的,他们并不清楚,传说是到炎黄避难的各国专家联手制造的。”火炮专家梁万庆也答话道。

  正聊天间,十几人的专家队伍在“导游”的有意引导下,来到了一座不很起眼的小厢房内。

  “各位专家,请在这里稍等片刻。”导游说完后,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