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绥远与傅作义的决定_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来了!中原大战失败后,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是许多人没有料到的,那就是阎锡山变了!逐渐失去了晋绥军初创时期的那种广纳百川的胸怀,猜疑心开始变重(估计是失败打击加上岁数大了,炎黄古代高官权贵老了以后的通病:多疑!),废弃了以前一直坚持的“用人为贤”原则,其用人思路开始转变为唯亲是举。结果就导致两年后,晋绥军元老,第三十二军军长商震带着部队离开了山西,晋绥军内部开始分裂。

  1937年“七七事变”后,倭寇陆军部队在北平和张家口地区击溃西北军宋哲元部29军后,于8月14日组成“察哈尔派遣兵团”,兵锋直指晋绥地区。最后的结果很多人都熟知,山西沦陷,察哈尔沦陷。到1943年,因为装备和兵员等原因,阎锡山和晋绥军不得不退守绥远一隅,兵力大约十二万人,番号虽然号称有八个军,但每个军都只有一万多人。

  至于傅作义部,其原是晋绥军名将,从1926年晋北保卫战率一个团守天镇起,即在晋军中暂露头角,后在涿州保卫战中一战成名,屡立战功,深得蒋委员长的器重,不过功高震主啊,这种器重引起了阎锡山的担心。太原失守后阎锡山想借故撤掉傅作义,最后因为蒋委员长不同意而作罢。

  当然,傅作义也不是软柿子,更不是傻子和愚忠之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老子上铁路!深知阎锡山早对自己产生不满和猜疑,傅作义干脆也开始计划离开阎锡山,另树旗帜自己单干。1938年冬,蒋委员长未经与阎锡山商议,突然任命傅作义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绥远省主席(我估计蒋委员长和傅作义应该私下有接触、谈判和许诺),并将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扩编成第一0一师、师长董其武,新编三十一师、师长孙兰峰,新编第三十二师、师长袁庆荣等三个师。三十五军实力一下子大大加强(比扩编前,大约增强一倍)。得此任命后,傅作义马上率三十五军前往绥远五原县驻防,从此脱离了阎锡山的控制。

  这样看来,整个绥远的布防,大体为绥远西南部是由阎锡山的晋绥军防守,北部五原县附近为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驻防(因为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1943年明确的绥远地区战争形式图,所以就以这个,作为目标位面,绥远地区的布防势力图)。

  绥远五原县,炎黄民国1912年设县。因汉代五原郡得名。五原郡则因地有原五所,即龙游原、乞地千原、青领原、可岚贞原、横槽原而得名。1943年,傅作义将第三十五军军部设在这里。

  让时间倒回8天前,也就是1943年6月12日,此时军部里,傅作义正和几位军中高层开会。

  “老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