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_红楼续梦之珠联璧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是这般极没意思的事,自己是绝对不会轻易涉足,也是绝对不会让自己轻易沾染的。至于外祖母,宝玉,以及贾府里其他人的心思,自己心里也不是不知道。若是宝玉真的是自己的知己,将来又是否会走仕途那一条路,这一些事情,自己是绝对不会强求的。宝玉并不是不学无术,也并不是一般的粗俗鲁莽之辈,只是他心里不屑于官场应酬机变而已,而这一些,却又正合了自己的脾气。

  其实,贾府绝大多数人都不够深入了解宝玉的脾性,宝玉的性格,当真是一点都不适合官场。自前朝伊始,科举就是择用的八股文,这八股文是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而八股文的形式,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

  所谓“帖括”,就是概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三级考试:府试考诸生,俗名“秀才”,只考《四书》八股文。乡试考举人,首场考八股文。会试考进士,首场也考八股文。除殿试而外,府、省、京城三级由小考到中进士考试都是以八股文为主。

  因为首场作八股文,试官评阅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场,首场不入试官眼。二场、三场所写的论、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八股文是惟一的考场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学子写八股文的功力如何了。宝玉不是胸无点墨,更不是庸碌之辈,只是他最不屑于以八股文,而去考场求取功名而已。在他觉得。虽然八股文源自于四书五经,可是却太过于束缚人的思想与行事,过于的呆板木讷。

  宝玉平日的文风大多倾向于洒脱不羁,追求独特的飘逸灵活。还记得旧日里,众姐妹在园子里做柳絮词,宝钗的那首词,虽说是气势磅礴,苍劲有力,可是宝玉听了,心里却十分的反感。“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也难怪了,宝钗此番进京,原本就是为了入宫选秀,而宝玉对这些却是最淡泊,最不以为然的。薛家此番也算是做足了两手准备了,倘若宝钗此番选秀,真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