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摆烂_煌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加大扶持,向朝廷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策略。

  久而久之,辽东将门大获其利,他们和其直属的关宁军也一步步壮大起来。

  可以说,从天启朝末期到崇祯朝,在辽东地区,真正说了算的就是辽东将门。

  即便是后来投降满清的辽东籍将领,在满清政权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只不过是辽东将门利用的对象而已,也可以说是互相利用。

  至于在辽东战场上,那些全国各地调派来的军队,统统是辽东将门不欢迎的对象。

  这些客军是要吃粮饷的,明军有规定,客军作战由当地提供粮饷。

  在辽东将门眼中,这就是虎口夺食啊,不可容忍!

  辽东将门携关宁军坐镇本乡本土,为独占辽饷利益,对外来军队大肆排挤,导致许多从关内长途跋涉来,为国拒敌的将领和军队,含恨陨落在辽东大地上。

  这种情况随着朝廷对辽东将门的依赖性逐渐增大,也越来越公开化。

  例如原宁远总兵金国凤,是宣府人,初以锦州副总兵的身份驻守松山,以三千兵击退皇太极亲率的上万八旗军,首次打脸皇太极“满万不可敌”的谬论。

  后来金国凤升任宁远总兵,手下人马近万。

  崇祯十二年清军大举进攻宁远,金国凤只带着两个儿子跟几十个家丁冲出宁远城,跟清军死战,随后战死。

  而他手下的上万宁远兵,却在城头看着他们的总兵送死。

  原因很简单,金国凤作为外人,根本指挥不动关宁军!

  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在金国凤战死后,给崇祯的奏折中说明了原因,一针见血。

  “国凤素怀忠勇。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乃能力抗强敌,卒保孤城,非其才力优也,以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迨擢任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非其才力短也,由营伍纷纭,号令难施,而人心不一也。”

  洪承畴说得很明白,金国凤此前能以三千士兵守住松山,在宁远时麾下有近万人,却打了败仗。

  而这近万人,绝大部分是属于辽东籍军士,也就是关宁军。

  关宁军躲在城里当缩头乌龟防守可以,真要与八旗军野战,伤亡会很大,所以谁也不愿意跟着金国凤出战。

  哪怕有着为国而战的大义名分,关宁军压根不当回事,在他们眼里,家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金国凤的例子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连洪承畴这位辽东最高军政长官都害怕了,深深感受到了辽东将门及关宁军的心黑手辣。

  只有辽东将门指定的将领,才能指挥关宁军,掺沙子让外人来就是不行,不管谁来,迟早都会被关宁军给坑死。

  因此在金国凤殉国后,洪承畴举荐关宁军的后起之秀吴三桂,接任宁远团练总兵一职。

  他希望在日后与清军决战中,吴三桂及关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