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14)_省委大院(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话题,继续和梅志宏聊天。

  王一鸣扫了一眼,就把他们的一举一动捕捉到了自己的脑海里,他在心里笑了一下,想到一句话“言多必失”。在官场上混,嘴巴是生是非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把谁给得罪了,你自己有时候还不知道。

  王一鸣来过西江多次了,自然没有梅志宏那样的兴奋,他看着窗外的风景,脑子里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情。这五辆汽车排成一排的车队,拉着警笛,有没有必要这样轰轰烈烈地进城。

  要是按王一鸣的想法,就来这一辆中巴车,已经是远远超标了。上面有十七八个座位,就是放行李,也能坐下十几个人,这样一辆车子,连接人带装行李,就完全可以了。但那样就显得不那么气派了。

  现在,有专门的警车开道,有空荡荡的中巴车供一路观光,后面还有一辆丰田越野,用来拉行李。最后面是两辆黑色的奥迪小轿车,是高天民和秦大龙的专门座驾。可以想见,他们是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乘着自己的专车,往机场这里赶的。

  这么多人,这么多的车子,烧了那么多的油,还要交过路费,仅仅是为了接这样区区四个人,浪费的时间就更不用说了,一个省委秘书长,一个省委组织部长,这样高级别的官员,他们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在迎来送往中,白白流失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上级官员营造一个面子,让人家对你留下一个热情好客懂得礼节的印象。

  这样的习惯,付出的代价简直是太昂贵了。

  官员的时间,车辆的磨损,汽油的消耗,全国大大小小的官员,几百万的公车,都这样干,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啊!

  王一鸣看过报道,每年的公车花费几千亿元,这仅仅是车辆消耗一项,还有司机的工资,各种福利待遇没计算进去。最可怕的是,官员的时间,就这样被无声无息地消耗掉了,他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的。

  在部里时,他也多次跑过机场,接人,送人,加上路上堵车消耗的时间,一天下来,碰上这样一件事情,为了表示对上级领导的尊敬,就几乎干不成什么事情了。

  看电视新闻,他知道,中央领导也是这样做的,接飞机,送飞机。等在舷梯下,送鲜花,拍照,握手,拥抱,上上新闻,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看一个领导的日程,看新闻就知道了。内宾、外宾,都是这样,为了表示我们的热情、礼貌,礼仪之邦,泱泱大国嘛。

  但这样做的代价呢?我们消耗了多少本来不应该消耗掉的资源?贪污和浪费是巨大的犯罪!老百姓要缴纳多少苛捐杂税,才能支撑这样一个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官僚集体的消耗呢?这或许就是老百姓长期勤劳但仍然不致富的原因之一吧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