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 口念南无,步步生莲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观察哨用的,如果成功后,会同比例缩小,再搞个单人的型号作为前线侦查型。

  比如前线的叆阳堡,这个热气球一升,一个观察手,一个助手,把看到的内容用缆绳滑下去或接受命令,城堡周边可谓是一览无余。

  现在这些军队,所有的战术动作都是防备地平面的敌人,谁能想到四五百米的天上还有双眼睛盯着你。

  同样也可以轻装后用在舰队上,茫茫大海里,寻找敌踪,没有雷达的古代,只能是四处撒网,有了这个神器,那可就牛比的不行。

  秦茶中尉带着部下东奔西走,根据鹏大帅的安排,终于把物资全部凑齐,就在昌城基地最大的校场上,开始一样一样的组装,先要把载人舱准备好,特制的燃烧器安装好,装煤焦油的铁桶搬上去,在框外还挂了不少沙袋,锚绳备了四根五十米的,第一次不敢飞太高。

  热气球外壳上是渔网一样的网绳,就靠它下端和载人舱连接在一起。此时热气球还瘪瘪的平摊在草地上,圆形的进气口是用磷青铜制的弹性铜片,保证一个正圆不变形。

  起飞之前准备工作很多,要先把两个大碳炉点燃,火烧的旺旺的,用脚踏式人力鼓风器,炼铁风箱那种,将热空气吹进球体,两边的人还要帮着拉起热球外的渔网,保持住。

  眼看着球体慢慢鼓了起来,还要调整鼓风机的喷口,再过一会儿,一个水滴形的球体慢慢的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地面组也是歇人不歇机,炉火烧的噼啪作响,火星子四射。

  踩脚踏的人踩得飞起,慢慢的水滴形变成椭圆,再变成正圆,稳稳的浮在载人舱的正上方,舱里两人迅速的把进气口挂件和燃烧器对接好,这要是歪了,天上就是个大火球。

  点燃燃烧器里的火油,腾的一下,熊熊的烈焰继续加热着气囊里的热空气,渐渐地舱里的人已经感觉到升力,第一次飞行,没敢站人。

  里面是装好的配重。地面上的人解开挂在舱外的沙袋,热气器开始竭力的向上升,四组缆绳开始慢慢释放,用的是海军舰队的锚机轮,有停止器的那种,万一危险就锁死。

  随着口哨的节奏,四根缆绳同步释放,热气球慢慢的越升越高,直到升至计划中的五十米,稳稳的停在空中。随着气流缓缓的摇摆,汪鹏试了试缆绳绷紧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升力,这时候硬收很吃力,只能等燃烧器里的余火烧完,再慢慢的收回地面。

  一次完美的试飞,当热气球缓缓的在大家共同操控下,回到指定的地点重新挂上沙袋,巨大的气囊也被安全的放倒在草地上后。

  全体工作人员起身欢呼,汪鹏也是在一旁喜笑颜开。

  成功的开始,就是胜利的一半,这些物资全部是本时空的东西,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一样一样的组合起来,就变成了这个无与伦比的神器。

  飞向天空,这是从古至今无数人的梦想,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录的飞行实验,就是在明代。

  而这个时空的航空史即将改写!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