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7章 星火燎原、笨港风云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上巨商,也可以称为海上巨寇颜思齐,就正式占领了这处港口。

  把这里作为闽广到倭国的中继基地,为此颜思齐从对岸的漳州泉州两地,陆陆续续招收了三四千的无地贫民。

  运到笨港拓荒耕种,正式开始建立不受大明官府管辖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基地。

  他的主寨叫颜厝寮(读:错撩,厝是家的意思,寮是简易小屋的意思)这里住得都是来自漳州海澄,颜思齐的颜姓乡亲。

  从这个村名就可以感受到当年拓荒时的窘迫,从颜厝寮开始,后招来的人相继建立了:左寨、右寨、先锋寨、后寨、肖船寨、海防寨、抚番寨、粮草寨、北寨,共计十寨。

  颜思齐也是想方设法运来工具、良种、耕牛、和口粮。开始了汉人在岛上最早的开荒拓殖。

  安排颜思齐在岛上殖民的,是真正的海上大佬,福建同安人李旦,他不仅支持了颜在岛上的拓荒垦殖,第二年还把自己的儿子李国助派到了岛上。

  对,你没看错,东海巨鳄、传奇海商李旦,在倭大明商人的领袖。

  在他获得倭国德川幕府特许经营的朱印状之后,李旦和颜思齐互为表里,李旦负责经商,而作为副手的颜思齐则负责打压对手,并且为李旦的商船保驾护航。

  大部分大明海商都对他唯命是从,这片海域他就是真正的海上之王。

  被当时的欧洲海商称为“captainchina”,也就是中国船长。或称甲必丹李旦,华人首领的意思。

  李旦之所以安排在这里建立港口基地,也是为了生意需要,他每年最少三艘朱印船到笨港,和他在厦门的合伙人许心素派来的船队,现场交易。

  李旦从倭国运来的主要是银子和倭国的特产,什么倭刀、倭扇之类,而许心素运来的是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大明的货物。

  当然双方都会收购一些岛上的鹿皮。这种完全避开了大明和倭国税收的交易,让双方都是获利颇丰。

  李旦的商业帝国一直延续到天启五年(1625年)病逝为止,在他死后,他的手下们开始四分五裂。

  最后他的教子,已经具备相当势力的郑一官强势崛起,并最终成为了当时最强的海商及倭寇之一。

  而李旦的儿子李国助,没能继承其父的地位,虽然海上生意依然红火,但是对郑一官那是耿耿于怀,直至刀兵相见。

  郑一官把这些所有的对手一一干掉,彻底成了新的海上之王。

  被招安之后,笨港的基地对他来说就是可有可无了,他的船谁敢收税?谁敢检查?

  不上路子的小官吏,上午龇个牙,中饭都吃不到嘴,自己就喂鲨鱼去了。

  所以原本的笨港避税功能对他来说就是个笑话,他的船队直接在厦门装货,一路运到长崎,没人敢收他的税。

  福建大旱,郑一官算是帮着熊巡抚的忙,才又移民了几万人到笨港,对熊巡抚来说,最怕的就是饥民作乱。

  直接釜底抽薪,把受灾最严重的弄到海峡对岸去,你就是想造反也没在他地盘上造反,“睿智”的文官思路!

  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麻烦。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