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后记_小岛经济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信贷和房地产泡沫,一个在破裂之前只能继续膨胀的泡沫。

  人为造成的低利率(使经济显得很健康)激活了可调利率的按揭贷款市场,还催生了诱惑利率。诱惑利率使原本高不可攀的房子显得唾手可得。艾伦·格林斯潘本人也积极鼓励购房者参与进来。政府机构和政府资助的机构仅仅根据借款人偿付诱惑利率的能力就为其担保,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问题。没有它们的担保,大部分按揭贷款银行都不会提供贷款。

  正如自由市场中的物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由贪欲和担忧这一组对立的情感所支配的。然而,美国政府竭尽所能试图将担忧从这一等式中抹去。

  因此,在2008年年初市场的力量正要戳破信贷和房产泡沫的时候,美国政府插手进来继续吹大这两个泡沫。美国政府先是援助贝尔斯登和美国国际集团,并为高盛和美国银行等华尔街公司担保。然后美国财政部推出了价值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购买私营部门不愿投入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后来,美国政府又救助了为学生提供贷款的沙利美,并基本上接手了整个助学贷款市场。紧接着又救助了底特律的汽车生产商。

  本应倒闭的公司又在政府的支持下站了起来,本应解放出来的资金和劳动力被困在了无效的经济活动中,无法发挥更高的经济效益。

  房市泡沫破裂以后,消费者无法再那么轻松地赚钱,于是理智地停止了消费。作为应对,美国政府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巨额刺激计划。美国政府的这笔开销,是向美国民众的后代借来的。靠着这笔钱,现在的美国人不用去过量入为出的拮据生活。

  美国政府拒绝顺应市场的力量,不允许严格控制过度消费,不允许错误投资变现,不允许补充已经枯竭了的储蓄,不允许为资本投资提供资金,不允许帮助工人从服务业转移到制造业。如此一来,美国政府实际上是拒绝了良药,加重了病情。在此过程中,美国把各种各样的债务都转化成了政府债务,并且吹起了另一个泡沫,这次的主角是美国国债。

  一旦这一药方没能使经济成功复苏,美联储便立刻调制出药效更强的药汤,那就是量化宽松。第一套方案(QE1)推出后,紧跟着便是第二套方案(QE2)、“扭曲操作”以及第三套方案(QE3),其中第三套方案就是当时人们所知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你没有成功,就原样重复一遍。如果还是不管用那就再做一遍,只不过动作幅度更大。如果你觉得这种描述让你感觉神经错乱,我想说,你的感觉没错!

  不幸的是,这个新泡沫可能会比以往的资产泡沫都要大。这个泡沫终将破裂,必将引起物价和利率飞涨,其破坏力会比互联网泡沫和房地产泡沫加起来的威力还要大。

  现在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美国需要能勇敢地向选民坦白的领导人,也需要能够为经济复兴付出辛劳的选民。

  多年以来,美国人一直入不敷出,现在他们必须下决心过量入为出的生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任由自由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他们就能重新平衡经济,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如果他们选择寄希望于借贷、印钞机以及政府承诺的毫无痛苦的解决办法,那他们都要回到徒手捕鱼的状态。

  上一章:下一章:

  ·推荐: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