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 指问何处是蓬莱(三)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顿了一下,马三思又说道:“不过长孙大官人事务繁忙,不见得会在上海县接见我们。不过也无妨,他总要回苏州吴县的布政司衙门。到时候我们直接去布政司官署拜见他好了,无非是多等些日子。”

  “谢谢马兄。”约翰问了一句,“这位长孙大官人,有足够的权力吗?”

  “他曾经是大宋官家,嗯,就是皇帝陛下的侍中,也就是首席幕僚。这次被派到地方来,不是被贬,而是下来历练的。”

  约翰这才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宝山钢铁厂,十几个烟囱高耸入云,浓烟滚滚,彷佛一条条黑棒,插进了云霄里。在更远处,是宝山钢铁厂专用的码头。

  几艘大肚子船一字排开,停在泊位上。

  每一个泊位,也有一个高架子,只是这里的高架子与泉州码头不同。这里的高架子斜斜向下伸出一个长长的细手臂,一直通过船上甲板的装卸口,延伸到船舱里。

  仔细看,细手臂长有条皮带或者帆布条在往返地转动着,动力似乎来自高架底座拉动大转盘转动的那几头牛,通过转盘、转轴、齿轮、皮带传递到这条传送带上。

  船舱里应该有人拿着铲子,把碎铁矿石铲到传送带上。

  这些铁矿石碎块,大的不过鹌鹑蛋大,小的跟花生一样,被传送带迅速带向前方,越升越高,升到最高处时,传送带向下转,从底部返回去。

  铁矿石凭空落下,正好落到另一条传送带上。这条传送带也是由高向低斜斜向码头里面伸去,一直伸到停在铁轨上的装载车厢里。车厢里有人,在用工具把堆积的铁矿石向车厢四周扒拉,让它填得更满。

  装满一节车厢,赶车的车夫一扬鞭子,八匹马发力,车厢向前缓缓移动,把后面空的车厢移到传送带底下。

  在更远处,停着几艘装煤的大肚子船,码头上也有高架子,也有传送带,把安南广宁港运来的优质煤,送进了同样停在铁轨上的装载车厢。

  只是隔得比较远,看得不是很清楚,应该也是大致一样的流程。

  空气里弥漫着煤烟、灼热以及其它乱七八糟的味道,十分刺鼻。

  “这就是工业化的味道啊。”长孙墨离喃喃说道,他转头对身边的叶逊问道:“你在这里做过三年知州,这个味道,习惯了吗?”

  “不习惯。”叶逊摇了摇头,“属下觉得这个味道不大好问,刺鼻。”

  长孙墨离哈哈大笑。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要是钢铁厂既能生产出源源不断的钢铁,又能散发着让人陶醉的芬芳...哪有那么好的美事!”

  “对了,记得提醒宝山钢铁厂的经理,五号钢材一定要按时完成,交付转运。开封火器研究所和枪炮厂,等着这批钢材小批量试产零六式滑膛枪。”

  “是郡守,属下记下了。”

  长孙墨离不知想起什么来,摇了摇头:“火器是好用,使用简便,杀伤力大。就是耗费太大,钢材、火药、铅弹,砰的一声响,几百文就没了。水师更离谱,一门火炮就是数百上千斤铜,一艘船好几十门,砰的一声响,几十贯没了。这真的是拿铜钱去砸人啊。”

  叶逊接腔说道:“郡守说得没错。关于火器,官家曾经说过,先进武器,威力再大,不能低成本地生产,就不能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不管它,火器是许子期(许临)的心肝宝贝,用多少钢材和熟铜,自有他通过军械司去争取。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纱厂和棉布厂,这两处,现在是江东郡的盈利大户,也是海商出口的盈利大户。只是这棉花的品种和产量,还是跟不上去。”

  “现在棉种刚种下,又得为半年后的收成犯愁了。”

  长孙墨离长叹一声。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