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蔡翛的得意和蔡京的忧虑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亲,越是上好稀少之物,越不敢上贡。”

  “哦,为何?”蔡京看了儿子一眼,故意问道。

  蔡翛卖弄地答道:“好叫父亲知道。上好稀少之物,往往得之艰难,今年有明年无。要是上贡了,官家喝得入口,定例叫年年上贡。偏偏去年有,今年绝收了?地方官员不得上吊?又或者去年味道绝佳,今年却失了色,岂不是要惹得圣颜大怒?”

  洞悉一切的蔡京早就心里有数,但还是给予了口头表扬:“原来如此。三郎有心了。”

  蔡翛脸上的喜色更盛。

  微风习习,拂过绿荫,掠过水面,带着花木的清香和水的湿润,卷进亭子里来,如美人柔荑,轻轻抚摸着两人的脸庞。

  蔡京惬意地闭着眼睛,微微摇头晃脑。

  蔡翛看了一眼父亲,忍不住又说道:“此时叔父大人,怕是已经焦头烂额了。”

  蔡京勐地睁开眼睛,像是一只苍鹰盯着兔子。

  “三郎,那是你叔父,亲叔父,血浓于水啊。”

  蔡翛一愣,我当然知道是我亲叔父,血浓于水,我还知道他是你亲弟弟,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可是叫我暗中串联唆使文官们,纷纷上书弹劾他,然后又暗中怂恿王之渡来上致命一刀的,都是你啊,父亲!

  “三郎,如此攻讦一国执相,关系重大,谁知道会不会惹恼官家?当初你叔父的太宰之位,是他钦定的。所以我们要铭记一点,太宰蔡元度是我的亲弟弟,你们的亲叔父。他现在被弹劾了,可能会被问罪,我们要同悲共戚,与他站在一起,不离不弃。你记住了吗?”

  目瞪口呆的蔡翛好半天也回不过神来。

  看着自己儿子迟迟没有领悟到自己的意思,蔡京心里有点不快。

  自己几个儿子,虽然各个聪慧能干,但是最机敏有天赋的当属四郎蔡绦,可是他还太小,才十六岁,还需考上大学,再国考中试,正式踏上仕途才能帮到自己。

  接下来是大郎蔡攸。只是这小子心眼太活了,有些驾驭不住啊。

  三郎蔡翛,就差了些火候,连这其中的玄妙都悟不到。

  自己暗中弹劾弟弟蔡卞,经过造势蓄势,到筹划了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唆使王之渡这个憨憨上疏,往弟弟心口捅上一刀,几乎已成定局。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引发新旧各方势力群起攻之。

  官家为了稳定政局,十有八九会让自己的弟弟辞去太宰之职。但是官家多聪慧的人,他知道有负蔡元度,心怀愧疚。

  自己这时必须要摆出一副态度来,与弟弟蔡卞同悲共戚,不弃不离。不仅能在世人眼里洗刷嫌疑,还能让官家心生同情,让自己接任太宰一职。

  所以,蔡元度是我的亲弟弟,血浓于水啊!

  又闲聊了几句,一壶六安瓜片泡澹了,蔡翛洗干净后拿出一包新茶。

  “父亲,我们现在尝尝婺州的兰溪白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