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二章:钱风不正何以正天下_民国之铁血少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庸并不迷茫,周世辅说得意思很浅显,当然,相对于他来说。

  ‘金融市场?’这个新鲜的词引起了他们两的关注,其实这个词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只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用,自然就不常听见。

  “其实也没那么多道道!就是我东南的钱有问题!”周世辅用平凡的话解释了他的来意。

  而王家俭顺势说道:“少帅,就全国来看,市面上以‘袁大头’为主,另外还有很多外国铸造的银元,都叫“大洋”。

  其中日本人的“龙银”占据了五分之一的市场,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合起来才占据五分之一的市场。

  另外,法郎、英镑、美元、马克、日元这些外国纸币在我国也是多有人用,远的不说,就说我们政府的外汇都是用的美元。

  不同的银元购买力和汇率也不一样,这就给我们政府工作出了难题,现在我们财政部门暂时用美元作为交易货币。

  原来地盘小,所以好管理,但是现在吧!我们就是把财政局所有人都用上,一人监管一种钱都应付不来!”

  冯庸点了点头,一说钱,他就明白这个症结了,民国的货币是所有朝代里面最混乱的,民不聊生也有钱的一部分功劳。

  自清光绪十五年开始,清政府统一铸造银元,但是民间受铜钱、白银、金子三类‘货币’的影响很久,所以清政府的银元反响平平。

  辛亥大革命之后,提倡去旧出新,就钱这方面,银元才真正起到主流货币的作用。

  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同意,矛盾颇深,更何况,铸钱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事情,谁都想干,所以各地纷纷铸钱,你要说他私铸,那也不是,人家打着为国铸钱的名义。

  再说,你中央政府也管不了他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给了所有铸钱的地方军阀官方名分。

  这样一来,银元就变得五花八门了,就我国自己铸造的大概有二百多种,而外国银元也有三、四十种,可见其一般!

  样式差不多,统一为圆形含银钱币,但是这个重量、含银量可针灸差别大的,试问百姓喜欢什么?当然喜欢含银量高的。

  可是没办法,地方军阀强制使用他们铸造的大洋,这就让民怨无法抒发,一直憋着,等到适当时候,战争由此而起。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4年,这个时间,正好是我们的袁大头总统当政。

  同年2月7日,袁大头用大总统的名义宣告全国,实行《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

  里面的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属于民国政府,也就是北洋政府,至于原来的各种自己国家的银元,由民国政府兑换并改铸。

  在刚开始实行这份条例的时候,为了不造成民间的纷扰,或者说大的动荡,所以暂时允许这些大洋的价值等同于国币1元的价值。

  毕竟世界上最能扰乱人心的东西,莫过于钱了,每一种钱的发行都伴随着血雨腥风!手机站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