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打造文明村_树上掉下个葫芦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许。

  村民们的素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基本上将垃圾都会丢在村委安置的垃圾桶中,为了方便村民们倒垃圾,村委在村中的每条街上都放置了数十个塑料垃圾桶,要知道以前虽然也有垃圾桶,但很少,村民们见垃圾桶这么远都懒的走过去扔,而是直接扔在地上,而且以前的村民也没有环保意识。

  不过现在就不同了,小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老年人也在学校接受教育,知识的补充也让他们更能明白道理,更明白环保的重要性。虽然中年人没时间去上学,但行为也在慢慢的被潜移默化,看到小孩子都将垃圾扔在垃圾桶里,作为大人的他们也没脸将垃圾随意乱丢,有时候被村里老人看到,都会被教育一番,也让他们觉得无地自容。

  于是,现在已经很少在下河村见到村民随意扔垃圾了,更不用说随意大小便了。其实说农民随意大小便是大错特错的,粪便可是农民最好的肥料,不仅便宜,甚至不用花钱,而且粪便施肥比化学肥料更有营养,可以起到改善土壤质量,缓释养分的作用。

  当然这也是按照农作物的不用而决定用什么施肥的,比如蔬菜类以食用叶为主的农作物,则用化学肥料为主,毕竟化肥也有粪便肥料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食用根茎类为主的农作物则是以粪便为主。

  所以说,村民们是不会随意大小便的,这都是人们主观的印象,认为农村人不讲究卫生,随意丢垃圾,形象邋遢,然后将随意大小便也联想了进去。

  其实不然,在农村,一般的农田附近都会有一个粪便池,村民们将木质粪桶里盛满的粪便挑出去,倒在粪便池,方便自己务农时使用。但是现在村民们生活好了,都用上了抽水马桶,直接将粪便通过排污管道排掉。不用再费那么大劲,将木质马桶中的粪便挑出去了。

  虽然粪便都被冲走了,但他们并不会没肥料可用,现在都是抽粪车在公厕中将粪便抽出来了,运往农村,然后卖给村民。这即缓解了公厕中的粪便,又能将粪便利用起来,一举两得。

  村民们素质改善了,提高了,但来游玩的游客却成为随意丢弃垃圾的主角,络绎不绝的游客中,难免出现素质低下的人,这也是村委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游客在百鸟园丢弃的垃圾还可以理解,毕竟他们是买过票的,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权利,但他们离去或进村,都要经过村中。而村中这么多的垃圾桶,素质低下的游客们竟视而不见,明明就离你五米远,再走五步就可以将垃圾丢到垃圾桶里,但他们偏偏不这么做,似乎中了五步蛇毒,走五部就会死一样。

  而游客们这样做,势必对下河村打造成文明村受到影响。村委一定要想办法缓解或遏制这种行为,于是在村口“下河村欢迎您”的标识牌下,又立下了两块标识牌,左右各写着,“文明出行,注意言行。”旁边也画了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孩往垃圾桶中扔垃圾的图案。

  虽然这个方法,有效的遏制了一些脸皮薄的游客的行为,但还有很多的游客还是我行我素。于是村委又想了一个办法,安排人在村中巡逻,看到过路游客扔垃圾,就当面帮他捡起来,但不出声提醒,等他再扔的时候,再当他的面捡起来,这样来回几次,即使脸皮再厚的人脸上也会有火辣辣的感觉。

  这个办法取得的成效是显然的,大部分游客已经没脸再做这种事了,至于其他的游客,也在渐渐减少这种行为。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