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 罄竹难书_锦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就得与他们合作,成为徐家的人。之前有几个做丝绸生意的大商人曾对此很是不服,想与徐家打对台,可结果几日之后的夜里,他们存放货物的仓库就被人一把火给烧了个干净。他们几个找到衙门告状,最后却被定了个诬告的罪名,最终流放千里!也正是因为出了这档子事情,许多商人知道与徐家硬碰硬的凄惨下场,所以最终都只能服软。”

  “你所说的这些可有什么实质证据能证明确是徐家所为吗?”杨震不动声色地问道。说实在的,这种事情他听得多了,许多地方上的豪门大族也没少做,自然不可能动怒了,他只关心能不能成为对付徐家的证据。

  “这个……却是没有。这些都是从民间查访得来的,但证据,想必早被徐家销毁得干干净净了吧。”曾志耽苦笑地一摇头,但随后又道:“但另外的一些事情,倒是可以找到实证的。”

  “哦?却是什么?”杨震顿时就来了兴趣,赶忙问道。

  “关于他们抢夺良田土地的罪行。”曾志耽答道:“这几十年来,徐家从一个只有几百亩土地,两座宅子的小地主成为了今日占地数万,房屋更是不可胜数的偌大家族,这些田地房产什么的自然是他们用种种手段巧取豪夺而来。

  “对此,卑职也曾率人仔细查证过,他们多是用极低的价格强行从人手中购买自己相中的土地,另外一些则是用相对贫瘠的土地换取沃土。当然,这其中也免不了通过更激烈的手段害得人家破人亡才得到了土地,但这些却已无证可查了。倒是前面两种,因为都需要在衙门登录造册,故而这些也就成了确凿的证据。”

  “嗯?”杨震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过来。虽然大明朝的政府统计记录工作没法与后世相比,但却也是有着相似功能的。尤其是那些把田地房产看得极重的百姓,更会在官府里登记备案,如果要是发生买卖转让的话,也会在中间人作证的情况下再次在官府进行登记造册。这样,才能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纷争,也是保护自家私人财产的正确方式。

  但这只是对正常的田产房产的买卖转让来说的,像徐家这等强买强卖,以远低于正常价格收买田地房屋的行为,便会成为要命的证据了。试问谁会随便把价值百两的东西以十几二十两银子卖给人呢?只要抓住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确信徐家在其中的手段有多么卑劣了。

  杨震满意地一点头:“这确实算个不小的把柄。而且想必这样的事情他们一定没少干,积少成多之下,对徐家的罪名确立就更为有利了。”

  见杨震赞同,曾志耽脸上露出了欣然的笑容,但随后又皱了下眉头:“不过这些东西都在衙门里存着,我们想查也没那么简单哪。”

  “这个倒不必太担心,我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