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番外故事(一)奇迹的核聚变之光(上)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研究成果每一项都是需要花费无数的时间精力,我们智库综合了各方面的情报分析,认为他们秘密参与夏国的高端科技项目攻关的可能性较低,尤其是每个周末和节假日,秦克院士夫妻俩都会带着孩子去旅游或者去参加亲子活动,从没见过他们加班加点。最近是清木大学的暑假,他们还回了远州家乡度假,丝毫看不出有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的样子。”

  老人的手指轻轻地敲在桌子上的厚厚资料上,从这些情报来分析,秦克与宁青筠确实不像是有参与夏国重大科研项目。毕竟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哪怕再天才如秦克,也不可能在完成这么多学术成果的同时保持着轻松写意的生活。

  就像“星球防护罩计划”从研究到实施的三年多时间里,秦克夫妻俩就忙得脚不沾地,能保证每晚回家见见孩子都不容易了,很多时间在家里都要与陶折轩、爱德华威滕等人讨论工作。这些都有事实作为依据的。

  但……

  老人皱眉道:“不对,夏国会放任这么顶尖的天才科学家专注于学术方向,而不请他们参与研究重大的高尖新科研项目?”

  中年男子恭敬道:“秦克院士和宁青筠院士在夏国科研界里地位超然,他们拥有完全的科研自主权,不受任何的限制,如果他们没兴趣,那谁也不敢给他们丝毫压力。”

  老人再次点头。换了自己国家里有这么两个国宝级的无双国士,也得小心翼翼地哄着顺着,至于发命令强硬让他们参与指定的研究项目?那根本就不可能。

  对于秦克和宁青筠这样拯救过世界、在全世界都享有至高无上科研学术声望的伟大科学家,没任何一个国家敢得罪,因为他俩已是一面旗帜,科研界的精神旗帜,也是凝聚和吸引科研人员的“神”。自从“星球防护罩计划”结束后,夏国吸引了多少著名的科学家前往定居?吸引了多少优秀的青年学子去留学?不都是因为有秦克和宁青筠在夏国吗?

  想到这里,老人倒也释然了。

  秦克的性格,手里的报告写得很清楚,喜欢数学喜欢科研,但不喜欢受到限制,认为“生活与工作都应该是一种精神享受”。他重视家人,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来陪伴家人与孩子,是典型的好爸爸,而且非常注重劳逸结合。当然,秦克也是一个极为责任与担当的人,在国家与民众需要时会挺身而出。

  但夏国这三年来科研与教育事业都欣欣向荣,一年的发展抵得上其他发达国家十年的发展,确实也不需要秦克这样的学术科研精神偶像再投身到繁忙又紧张的一线研究工作中,象这样享受生活的同时专注于学术理论,不时以“惊世成就”来刷刷存在感,巩固巅峰“神格”,反倒是最合适的。

  所以老人换了个话题:“现在能源科学研究院那边,对‘祝融之光’的技术掌握程度如何了?”

  “基本上已完全掌握了,目前小型快堆已完成商业化的测试,很快可以应用到包括社区发电站、航空母舰、宇宙探测器上。”中年男子感叹:

  “不得不说,秦克院士在这方面确实很有信誉,他建立起来的‘技术互利互补交换平台’,让我们很完整地拿到了夏国交换过来‘祝融之光’全部资料,虽然我们也支付相当价值的芯片制造技术作为回报,但总体来说,我认为这笔技术交换很划算。凭我们国家领先全球的制造力与生产能力,不出五年,我们就能占领供能市场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

  老人沉吟道:“夏国那边在能源方向有什么最新的动向?”

  “没什么大的变化,除了也在发力‘祝融之光’的小型快堆核电站外,他们依然靠着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提供大笔大笔的经费,以获取较新的核聚变技术,但说实话,核聚变的未解难题太多,在五十年内都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技术突破。我们凭借着不断优化‘祝融之光’的快堆技术,将能在这五十年内保持在能源领域的优势。夏国虽然也拥有完整的‘祝融之光’技术,但在制造力与创新能力方面都不及我们,顶多只能勉强跟在我们和欧洲的后面,抢占世界第三的位置……”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